从2002年起至今,液晶电视的每年20%的增长已经结束,今年上半年液晶电视在中国的增长基本停滞,与此同时,国内液晶面板工厂陆续投产。供大于求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长久以来,缺屏一直是中国IT和彩电企业最头痛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彩电企业,液晶面板占到电视整机成本的60%,没有屏就没有产品定价权,就相当于一直被上游供应商卡住脖子。
当中国企业花费巨资,初步解决这一问题后才发现,有屏也不是一件让人能彻底快乐的事情。
从去年起,京东方、中电熊猫夏普、TCL投资的华星光电、友达昆山的生产线相继投产。而仅京东方和TCL的两个8.5代线满产后,每年可生产电视模组分别约1400万块和1750万块。而目前我国每年彩电年销售量约4000万台。“以前彩电企业面临缺屏,今后液晶屏就要供过于求了。”
供需关系变化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价格。
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全球液晶面板的价格便一路下滑。
业内专家刘步尘称,“从2002年起至今,液晶电视的每年20%的增长已经结束,今年上半年液晶电视在中国的增长基本停滞,与此同时,国内液晶面板工厂陆续投产。供大于求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此外,DisplaySearch7月底发布的全球电视市场报告指出,由于发达国家市场持续低迷,今年全球电视总出货量比预期低3%。“在美欧日等发达市场,CRT电视已广泛被平板电视所取代,预计2011年市场需求将有所减缓。”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增速只有7%,首次低于10%。
本土面板一投产就面临降价通道。“本土面板投产后,还要经过一年的技术爬坡期,一年后当本土面板的良品率达标后,行业竞争格局又会有新变化。如果京东方、华星光电不得不走低价路线,巨额投资的回收周期将大大延长,甚至造成巨额亏损。”
刘步尘认为,中国两大高世代线可谓“生不逢时”。“全球彩电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平板电视彻底完成对CRT电视的替代,进入‘零增长’期。迟来的本土面板企业,没能赶上最后一班车。”
不过国内面板企业并不悲观。“不做屏就没有话语权,现在至少TCL打通了产业链,现在只是要解决新问题。”TCL集团相关负责人称,“既然进入这个行业,就要跟着产业波动。我们要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带动面板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