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以旧换新”方案出台 环保企业抢拆解名额

2009-06-05 08:49阅读:96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6月3日,以发改委牵头发布的《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对家电行业提出20亿元的财政补贴,这让包括家电企业在内的诸多行业从中受益,尤其对以回收处理电子垃圾为主的环保企业。

环保人士称,这是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来,对环保企业又一利好消息。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从《方案》中看出,有诸多细节还未完善或等待进一步处理,诸如对家电销售企业和回收企业有待招标等。即便如此,记者从主要试点省市了解到,有多家环保企业正积极与当地商务部门进行沟通,准备竞争拆解企业名额。

拆解名额受企业热捧

“我们目前正与商务部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了解他们的相关要求。”北京华星集团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场策划部经理周徐昨日表示。

南京的环务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的伟翔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向记者介绍,出于对“以旧换新”政策的看好,其针对性方案正在制定当中,并准备与当地商务局沟通。

按《方案》规定,拆解处理企业由试点省市政府从现有拆解处理企业中确定,试点期间,原则上每个试点省选择1家~2家,试点城市选择1家。上述两家公司所在的江苏省就是此次家电“以旧换新”的试点省市之一。

据了解,在9个试点省市中,正规处理电子垃圾的环保企业平均每省在10家左右,在江浙一带则多一些。日前记者从江苏省环境保护协会了解到,至少有5、6家企业曾透露过加入“以旧换新”政策的拆解企业行列。

环保企业为什么热衷于“以旧换新”政策?也许目前电子处理企业的处境是最好的答案。据介绍,目前电子垃圾处理企业基本处于亏损甚至停产状态,原因就在于收上来的原料满足不了产能。

据了解,由于正规渠道回收价格低及农村二手家电的需求,我国90%以上的电子垃圾都被游街的小贩们当破烂收走了,正规处理企业还不到10%。

华星环保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公司2007年一期投产,年生产能力在30万台左右,但至目前仍有10万多台的产能空缺。苏州伟翔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则更为严重,据公司环境项目部负责人朱孝东介绍,公司的年处理电子废弃物能力为5000吨,然而运营2年多来,公司经常面临收不到原料的尴尬,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方案》出台有助于使消费者手中的废旧家电向正规回收渠道转移,从而增加我们原料的供应。目前我们设备利用率在10%左右,‘以旧换新’将使这个数字提高至50%以上。”同样想竞争名额的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桂兴如是说。

还会与大卖场合作

其实在《方案》出台以前,环保企业为解决自身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已经想了非官方的一些办法,与家电大卖场合作就是其中之一。

朱孝东介绍,近两年公司尝试了这种方法,但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废弃产品回收价格没有一个统计的标准。

据了解,目前电子产品在回收环节有废弃产品与废旧产品之分,后者的回收价格比前者要高于至少一半以上,但目前我国环保回收企业多以废弃产品看待,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以一台电脑为例,以废旧标准回收的非正规渠道,价格为200元左右,而正规企业最多只能付50元。

即便如此,环保企业也没有放弃尝试。周徐近日对《每日经济新闻》介绍,在“以旧换新”执行前,华星环保已与苏宁展开合作。为了避开回收标准问题,华星环保回收并不给消费者回收价,而是直接由苏宁给予10%消费补贴。

周徐还透露,在“以旧换新”实施后,还会与苏宁保持合作。而回收运输方面还将与苏宁进一步沟通,不排除用苏宁的物流提供服务的可能。

但周徐坦言,这种方式在短期内,以某类家电产品实行是可以的,一旦“以旧换新”实施,回收价还是要给消费者。而回收标准就是关键,这一点在《方案》中并未体现。

记者也注意到,《方案》并未明确补贴的具体标准,只是规定补贴不超过家电销售价格的10%,并分品种确定补贴最高上限。回收运输实行定额补贴,具体标准另行制定。这些具体标准的出台,仍需假以时日。

拆解企业数量可有条件放宽

对于每省1~2家拆解企业是否过少,记者昨日询问了商务部商贸服务司有关负责人。他表示,原则是每省市1~2家,但各省市可以根据本省的特点,增加指定拆解企业的数量。

确定拆解企业的权利下放给地方政府,《方案》实施主体中的规定,拆解处理企业由试点省市政府从现有拆解处理企业中确定。

但对家电销售商和家电回收企业,商务部将要采取集中招标,即便是覆盖9个试点省市60%左右市场的国美与苏宁也不例外。

苏宁新闻负责人闵涓清昨日对记者表示,从操作层面上讲,其实作为大卖场在“以旧换新”方面已很有经验。关键在于政府确定好回收环保企业,渠道就好在票据等相应环节上与之对接。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