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权威部门对强生产品检测公布 结果不同引质疑

2009-03-25 08:55阅读:182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两个权威部门,两份检测报告,一个说含有微量二噁烷,一个说没有问题,面对处于含毒质疑的强生产品,两个结果让消费者困惑。

强生(中国)高调回应不下架、不召回,政府表示还要做进一步分析,公众依然不能确定强生产品是否可以安全使用。政府监管之外还有哪些力量可以起到作用?《新闻1+1》为您解析。

主持人(王跃军):

您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

3月13日,美国的一个民间组织检测出了包括强生在内的多个婴儿产品含有有毒物质,一时间,国内很多强生产品的消费者产生了担心和忧虑。但是,之后国内质检部门和药监部门却公布了两个并不一致的检测结果,一个认为强生产品不含有有毒物质,一个却说强生的个别产品含有有毒物质。

岩松,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讲,面对这两个部门不同的检测结果有什么感受?

白岩松:

我觉得我和很多消费者一样,被逼到了一个赌徒的境地,就是你扔硬币吧,扔了硬币如果是正面的话就信质检总局的,如果是反面的话就信药监局的,或者买或者不买,但是你想像一下,能这样吗?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强生事件的始末。

(播放短片)

解说:

3月20日和3月21日前后两天,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药监局分别公布了中国区强生产品的检测结。在国外检测出强生含有毒物质后一周,3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2008年至今我国没有进口过美国强生公司的此类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销售的强生产品都是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在国内生产的产品。与此同时,质检部门还称,已经组织国家化妆品质检中心对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洗浴用品产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26种31个批次产品中,仅有一种产品——婴儿香桃沐浴露的一个批次检出含有微量二噁烷,每千克3.27毫克。

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后的第二天,3月21日,国家药监局网站上发布了一则情况通报:“经国家医药监督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未发现上海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的3个婴幼儿用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和30个婴幼儿用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配方中添加甲醛和二噁烷。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药监局,两个权威部门两天内却先后开出了不同的检测结果,前者称一个批次检出微量二噁烷,而国家药监局却称,产品检验未发现添毒。与此同时,国家药监局在网站上贴士中介绍,强生产品中被国家质检总局检出的二噁烷含量每千克3.27毫克,低于各国认定的安全含量每千克30毫克。质检部门还表示,会提请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一步分析,含有微量二噁烷是否会影响健康,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就在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药监局公布对强生婴儿产品调查结果后,3月22日,强生(中国)公司在北京召开发布会表示,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证实强生婴儿护理产品是安全的,没有必要下架,也没有必要召回。自从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于强生婴儿用品的关注就变得敏感起来,虽然有关部门和强生(中国)公司都进行了调查了表态,但面对媒体报道,在美国和印度强生等婴儿卫浴产品已经开始纷纷下架的消息,消费者还是显得无所适从。

一样的产品检出两样结果

主持人:

短片结尾说“消费者无所适从”,刚才开始你也说到消费者甚至像赌博一样。

白岩松:

只能选择一条赌徒的道路。

主持人:

但是你看都是权威部门——质检部门、药监部门,不信它们我们信谁,但是结果是不一样的。

白岩松:

而且你想信或者不信的时候还需要一个非常有技术含量的鉴别过程,因为刚开始你一看到的时候,两个部门检测出来的物质名都不一样,一个叫二噁烷,另一个叫“1,4-二氧杂环己烷”,你说它俩这是鸡对鸭讲,关公战秦琼,因为检测出了两种不同的物质,最后跟专家一证实,两种化学物质一回事。

主持人:

一个学名,一个小名。

白岩松:

对,一个检测出了有问题,一个没问题。一个说检测出有这个含量之后还说是否对身体健康有影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核实。可是另一个没检出来的却明确地说,那个东西是有毒的物质,对人体是有害的。你怎么办?我觉得这个时候非常艰难,这面是政府部门,这面也是政府部门,你信谁的?于是人们就会有各种各样怀疑,比如有人会去怀疑,药监局这回查出,同时也是跟上海药监局一起查的,可是强生(中国)在上海,你说没问题,会不会因为有地方保护主义在,而质检总局在那说问题,大家也会怀疑,你开始不都说不打算调查吗?国产的不都没问题吗?怎么偷偷地又来了一个调查。

主持人:

两个部门产生了不同的检测结果,大家是无所适从,能不能是一个部门来查?

白岩松:

其实在三聚氰氨的问题出来之后,我们在做《新闻1+1》的时候就已经有过这样的困惑和强烈的呼吁,我们食品药品的监管能不能由多龙治水变成现在合起来。后来我也看到了一些积极的信息,因为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一个论坛上已经明确地讲,大家在积极的筹划,使我们整个食品药品这一个监管体系向更有合力,并且要成立相关委员会等等方向发展,当时很乐观,后来又没动静了。其实在中国多龙治水这样的题最早是由的确好多部门管水,后来演变成我们很多的事情都是很多个部门在管。

主持人:

前一阵我们做盐城水污染事件,当时我查了一下相关法律法规,整整是九个部门在管水的问题。但是像这次强生事件出现之后,我们发现是隔了一周的时间,相关部门才发出声音。在这一周的时间之内,很多消费者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在这个问题出现之时,相关部门能不能更早一点地介入?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