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自贸协定。这是中国迄今为止签署的涉及金额最多、涵盖领域最广的高水平自贸区,是中国自贸区战略升级的重要一步。中韩自贸区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动力,建成一个囊括14亿人口和11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的自由市场,为地区经济繁荣与稳定提供了一块沉甸甸的压舱石。
中韩经济已经到了高度相互依赖的程度,除了普通的商品贸易之外,投资、金融、环保(环保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www.qianinfo.com/Feasib/9/3264804.html)等领域也成为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也顺应了世界范围“自由贸易”理念与制度升级的潮流,将服务、电商、投资等方面纳入其中,使之成为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自贸区,是中国自贸区战略升级的“产品”。
双边或者地区性的自贸区正在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新模式,东亚地区比较受关注的是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两个地区性的自贸区建设。中韩自贸区的建成也对区域内的自贸区谈判有不小的示范和推动意义,有助于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中韩都在推动各自的地区经济合作框架或者倡议,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韩国也在落实“欧亚倡议”,中韩自贸区成为这两大倡议对接的纽带。
于中国而言,中韩自贸区的建设本身就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提高了东亚经济的合作水平;于韩国而言,中韩自贸区则是韩国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捷径,也为韩国进入欧亚经济合作体系提供了通道。中韩自贸区的建设也是发掘区域内经济活力的重要努力,自贸区建成之后能够拉动韩国经济一个百分点,对中国是0.5个百分点。中韩等东亚国家在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中表现良好,但“东亚奇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市场。中韩都面临着经济升级的重要任务,需要开掘区域内的市场。中国市场容量越来越大,中国之于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中国制造”,还有“中国市场”与“中国资本”。中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互补性。在自贸区机制下,负面清单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理念和规则,将促进两国间的产业合作。虽然双方仍存在一些竞争,但竞争将提高两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位次。
中韩自贸区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是探寻区域“内生”合作动力的尝试。中韩自贸区的实施也是个渐进的过程。双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也框定了自由贸易的边界,比如汽车、大米、猪肉等双方都比较关注的项目,并没有纳入到关税自由化的对象中来。但这并不妨碍中韩自贸区签署所带来的战略意义,相反,这也规定了中韩自贸区升级的未来方向,朝着更加开放自由的自贸区迈进。
中韩彼此照顾对方的“舒适度”,在短时间内达成双方都能够接受的自贸区协定,这也不失为“灵巧”的自贸区战略,这对于东亚经济合作,以及目前正在磋商的亚太经贸一体化的各种机制和路径,都有着强烈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