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战“疫”互联网构建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2020-02-12 10:52阅读:191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很多年轻人可能此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街上没人逛、路上没车跑、商店关门、网购到货迟缓。即使在家里“休假”,也会关心粮食和蔬菜囤积够不够。此时此刻,大家都盼望疫情快一点过去,早一点恢复正常生活。

为了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蔓延势头,全国31个省区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防控范围比非典更广、更全面。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用钟南山先生的话说:“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当前,互联网企业迅速反应,投入这场战“疫”。很多互联网公司或捐赠款物,或搭建疫情动态信息平台,或为远程办公免费提供服务,这让我这个“互联网人”深有感触。

这也侧面印证了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数字中国等战略选择的重要性:企业要做“数字企业”,社区要做“智慧社区”,城市要做“智慧城市”,然后串联起“数字中国”。不可否认,疫情对于城市公共服务以及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形成了巨大挑战,也成为检验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试金石”。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一方面,互联网平台本身具有“新媒体”、“融媒体”的传播属性,与“非典”时期电视及纸媒为主发声渠道相比,发达的互联网快速响应了公众知情权,这对人们了解病毒的传染威胁,服从专家及医生建议居家隔离、保障社会整体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加上疫情严重区域的封城、封路等举措,为医护人员抢救病患、科研人员研制疫苗争取了时间。

以疫情动态为例,这是人们每天关注的焦点,目前百度App、今日头条等信息流平台都有“抗击肺炎”新闻专题;支付宝、微信均有健康小程序;而全国城市服务统一平台爱城市网App也第一时间上线“疫情实时播报资讯服务”,包括疫情通报、定点医院、防控动态、防疫知识等板块,目前已在山东省、山西省、黑龙江省、重庆等全国多个省市上线。

另一方面,疫情在全国多地爆发之后,医疗资源(比如医护人员、N95口罩、防护服等)相对紧张,很多医疗机构人满为患,极易交叉感染,这使得互联网成为当前解决医疗供给匮乏、提升医生接诊效率、降低传染程度的可行手段。因而,远程医疗及线上问诊等“非接触式医疗”成为抗击疫情的“第二战场”。互联网医院的模式加速落地,有效缓解了医院发热门诊的接诊压力,利于医患双方远离传染威胁。

此前,在线医疗平台国内有好大夫在线、阿里健康、春雨医生等,但全民级远程医疗习惯并没有构建起来,线上医院始终难以与线下平分秋色。在疫情最严重的华中医疗中心武汉,医护人员依然需要全国支援,需要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快速交付,填补病房床位数的不足,还需要征用一些公共设施搭建临时救治所。

早春正处流感旺季,很多病人由于疑虑担忧往医院里跑,这其中如果不小心被感染,可能造成病毒更大范围扩散。因而,互联网医院成为各地疫情防控重要的“虚拟防线”。

举个例子,在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下,爱城市网App及时上线“疫情线上义诊服务”,由疫情定点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联合浪潮等免费推出,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可在线挂号,填写病情描述、上传病情照片,并可以与医生视频或文字连线进行问诊,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简单快捷,这种互联网医疗模式值得全国复制推广。

人们对于互联网公司以其科技实力助力疫情防控充满期待,他们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也赢得了社会尊重。

新型互联网公司如何靠技术提升疫情防控效率?

目前互联网发展早已经突破了信息技术(IT)层面,迈入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的“新IT”(智能技术)时代。过去互联网公司以流量、信息、资本为驱动因素,而新型互联网企业,将转为由“云+数+AI”驱动。

疫情防控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中间宿主至今未完全明确。在医疗战线,云计算如何提升疫苗和新药的推出时间,尤为紧迫。新型互联网公司在三个层面可以大有作为:

首先,在研发攻坚层面,新药和疫苗研发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大规模文献筛选和科学超算,阿里云成立疫情公益小组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AI算力,以支持病毒基因测序、新药研发和蛋白筛选,从而加快疫苗和新药研发进度;华为云联合多家科研机构筛选5种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并将研究成果开放给生物医药研究机构。

其次,在疑似病例筛选层面,由于病毒有14天左右的潜伏期,并且不表现出症状就有传染性,这为疑似病例的筛选和排除带来了极大困难,很多地方甚至以地域标签为依据,进行简单粗暴的隔离封堵。大数据技术介入到疫情上报工作后,极大提升了疫情防控的“精准度”。

爱城市网融合浪潮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研发完成“疫情线索上报”系统,提供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和疫情分析两大服务,在统计疫情防控情况的同时,能生成可视化的疫情数据分析报告,为防控指挥提供决策辅助。该系统免费为各地政府开放使用,助力全国各地做好疫情收集及防控工作。

在帮扶企业搭建远程生产力层面,目前钉钉、企业微信、华为云Welink、飞书等均搭建了企业协同办公平台;国内云计算巨头浪潮云宣布为政府、医疗教育等事业单位、企业免费提供远程协同视频通讯服务。

自1月29日浪潮云视频会议服务上线后,累计510余个单位、61000多个账户申请使用,累计召开线上会议500多次,会议总时长75000多分钟,用户反响强烈。为了保证企业远程办公,6月30日前浪潮云还免费提供浪潮HCMCloud服务,开放员工打卡增加身体状况反馈、员工隔离报备/申请、在家办公外勤打卡等功能,供政府、企业使用。

很多朋友担心,疫情持续会对企业及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对企业税收、租金以及个人还贷方面政策扶持推出,疫情影响初步实现了“软着陆”;互联网对产业的渗透还在加速,很多数据化思维以及适应数字时代的工作方式,也在建构之中,看到这些就不会陷入悲观。

赋能智慧城市打造指挥大脑,支持全国高效抗击新型肺炎

应对疫情挑战,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应急反应机制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能力水平。那些具备大数据与云计算支撑的政府,在防控指挥上有可视化的动态数据作参考;而没有构建起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能力的机构,往往是“两眼一抹黑”状态。

此前提倡和落地智慧城市,更多是站在优政、兴业、惠民等层面进行升级。如今危机袭来,才知道智慧城市就是领导者的“决策大脑”。具备大数据思维并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地方政府,能快速调动自身的人口、交通、企业、学校、医疗等大数据资源,分析出人员流动轨迹、医疗资源分配以及企业开工、学校在线复学等情况,动员部署防控力量时能够有的放矢。

浪潮云是国内政务云市场领导者,截至目前,浪潮云为全国180余个省市政府提供云计算服务,全国已有10000多个政府部门、245万公务员、4万多个业务系统使用浪潮云。

1月25日,云南省政府致电浪潮,提出由浪潮云负责搭建“云南省疫情监测指挥系统”。临危受命,浪潮云项目团队抵达昆明,迅速将疫情监测指挥系统建成,交给当地政府使用,实现一目了然的“看板管理”。

而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浪潮云位于黄冈、孝感、利川三地的云中心处于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三地云中心的浪潮员工春节期间坚守一线,加强对于云平台、机房、备份等重要设施与功能的巡检与保证,这为政府业务信息化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疫情带来的学费和教训相当沉痛,那就是数字政府和数字中国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中,需要“实事派”落实在每一级地方政府,形成数据的“一张网”打通,构筑脉络清晰、实时动态的“全国一张网”。随着疫情抗击进入关键时期,如何逐步恢复经济活力、保障民生也迫在眉睫。

关于如何建设“数字政府”,浪潮提出“6个1”方法论,即“一朵云(云计算)、一个数(大数据)、一个网(一网通办)、一个口(城市服务门户)、一个运营商(智慧城市运营商)、一个生态(智能产业生态)”,并为当地政府打造政府业务中心(GOP)。

其中,爱城市网就是政府直接面向用户的城市服务的入口。在本次疫情中,也成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疫情期间,政府结合远程办公和网上政务服务,输出社会公共服务。比如,公众通过爱城市网App,足不出户在手机上直接办理水电煤气食住行等各种事务。我们希望入驻爱城市网的地方越来越多,其在线医生问诊、疫情线索上报系统也能服务更多老百姓。

除此以外,政府应当统筹互联网平台级公司,借助大数据协同的力量,打好疫情防控战。比如,由浪潮天元大数据监测电商平台的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缺货情况、库存数据等;由电商企业开通N95口罩、防护服、抗病毒药品等防疫物资捐赠专线。这些大数据的打通,能为政府防控疫情做好资源调度、宏观决策打下基础。

【结语】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不仅有一线医护人员搭建起来的救治防线,还有互联网组成的信息防线,包括新型互联网公司推动的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数据化的指挥大脑。两者通力协作,保证了病有所医、居民生活稳定,这也给全民上了一次“数字中国”的课。而要尽快打赢新型肺炎战,需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力量和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化力量。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难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互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