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近年来,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3月,国内互联网医院数量已经增加到79家。互联网医院通过发展和完善远程诊疗、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等系统,提高了医护人员在线协作效率和医院运营管理绩效,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大了基本卫生医疗服务惠及面。
九三学社中央认为,作为“中国式医改”的重要形式,互联网医院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是我国医疗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但目前医院互联网化率仍低于10%,互联网医院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如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标准模糊、跨区域协同程度不高、全周期诊疗服务尚未完全构建、开放度低,业务链闭环尚未打通、运营管理人才十分匮乏等。
为此,九三学社中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进互联网医院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议》,其中指出:
一是加快出台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法律法规。联合卫计、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出台《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探索制订市场准入、运营标准、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医疗数据安全、药物配送、医疗费用支付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医院、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将互联网医院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二是加快推进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借鉴国外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标准,制定《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标准体系》,建立包括结构标准(硬件设施标准、业务术语标准、数据标准)、过程标准(服务规范、诊疗流程等)、结果标准(诊疗结果评估标准等)等在内的完整标准体系。建立可管理、可维护的标准库,为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建立基础。
三是加快区域间医疗业务协同机制建设。构建全国医疗业务协同应用平台,建立区域影像、检验检查、心电、病理诊断中心,促进跨地区、跨机构医疗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等质化网络分级诊疗机制,明确医疗风险责任界定,实现网络医疗服务的同质同责。建立专家网上咨询机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对接。
四是探索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云医院体系。探索构建以三甲医院为依托,以专职医生为保障,以基层医疗及家庭医生为基础,以第三方机构(药店、保险机构、高校等)为补充的云医院体系,保持数据同步,服务对接,线上线下联动,为患者提供从门诊到检验检测、远程会诊、健康管理、康复诊疗、诊后随访等全方位医疗服务,实现医院窗口、医生诊室、检查检验、医联体、区域居民健康档案、医保支付结算云化。推进医院、医药器械厂商和高校的医学新课题研究,放大优质医疗资源的高效供给,构建健康服务生态圈。
五是加快医疗健康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开发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展特定专题分析,辅助卫生政务。建立疾病分类、居民健康服务利用、就诊行为、医院管理、卫生计生决策等主题数据库,拓展数据库深度应用与研究。探索建立临床症状流行病监测系统,逐步实现与各级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实验室互联互通。
六是进一步探索构建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地方政府加强医疗行业从业人员互联网技能培训。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智力资源,建立联合实训基地,为互联网医院提供人才储备。利用全球互联网人才资源,引进和培养“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高端人才。
相关研究报告:
互联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