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法院发展起来后,还能像律师一样为当事人答疑解惑:比如还缺什么证据、胜诉几率多大、打赢官司执行难易,等等。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对于百姓而言,写一份起诉书恐怕还是不易独立完成的任务;对于法官而言,一天形成好几份判决文书恐怕也是暂时无法实现的效率。不过,有了人工智能,AI法院对内对外提供的法律服务将从量变到质变。沪上法院代表、技术专家日前“跨界碰撞”,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预见了正在快速成为现实的智慧法院。
3.0版是智慧法院
据上海大数据联盟介绍,国内法院IT系统建设,经历了3个“版本”。1.0版是网络法院,重在网上办理;2.0版是阳光法院,重在依法公开;3.0版则是智慧法院,重在智能服务。
自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提出“智慧法院”的概念以来,司法系统就依托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Data)、云计算(CloudComputing)等先进的“ABC”互联网技术,变得越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上海市高院信息处副处长吴海崟表示,最高院对于智慧法院的定义,正是体现在:阳光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据此,“上海高院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行动’——‘一个中心’是以大数据战略为中心,‘两个行动’分别是‘互联网+’行动和‘人工智能+’行动。”吴海崟说,人工智能在辅助法官办案,加强司法管理等方面大有可为。
为法官当AI助理
法律界人士透露,目前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发达地区,法官人均每年办案量达300个之多,其实在现有条件下,一天办一个案子是相当繁重的。而据预测,未来几年,随着“法治中国”发展,国内案件量将成倍增长,现有司法队伍的人力资源相当紧张。
那么,人工智能可为法官当AI助理吗?在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金耀辉看来,不仅完全可以,并且已经开始。在金耀辉教授团队开发的类案数据库中,某一类型案件的裁判文书其实具有共同的结构化特征,比如包括当事人、应用法条、当庭质证、法庭观点、最后判决等。“利用机器的自然语言理解力,对裁判文书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度学习,让每一个案件形成‘类案逻辑图谱’,就能提升司法的可解释性。”
在华夏电通副总裁谢泳江眼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并无争议的类案,法官完全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进行快速处理。当然,复杂案件则可按照类似“分级诊疗”的思路,加以“分流转诊”。事实上,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机构向法院提供类案推送,对法官形成参考作用。而类案同判也具有推动司法公正的意义,有助于案件终身负责制。
“未来AI法院中,年办案量必将成倍增长。”谢泳江认为,更神奇的是,除了类案查询,人工智能助力法院之后,还能进行判案难度分析,预测审判结果,甚至是判罚趋势。
预知打赢官司几率多大
当前,法院信息化、透明化取得长足进步,庭审全程录音录像不再是新鲜事。然而,在人工智能专家的视角下,在庭上的语音识别还属于“弱智能”范畴。原因在于,在语音识别的智能速记中,庭审记录可能从几页纸,变成整整几十页纸。谢泳江说,“其实,庭审记录应当是高度概括的,无法高度概括反而形成困惑,在司法实践中变得低效。”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目前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能力还不够平等,面对司法机构时还存在一定“技术壁垒”。譬如,最基本的诉状如何写就?谢泳江认为,AI法院发展起来后,有能力为诉讼方免费提供服务,根据各种起诉要件,自动生成起诉书。同时,还能像律师一样为当事人答疑解惑:比如还缺什么证据、胜诉几率多大、打赢官司执行难易,等等。
金耀辉表示,目前智慧法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搞信息的对司法流程不理解,搞法律的也不太理解IT逻辑。上海科睿副总经理魏志丽认为,数据质量不规范,数据流通性差,也是在建设智慧法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专家建议,AI时代,建设智慧法院既要实现物理技术融合,也要实现各方人才融合,将法官、审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集合为包容并蓄的团队,协同各种系统集成、核心技术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司法智能。
相关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