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的最大市场。2015年,中国市场共售出6.6万台工业机器人,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市场首位。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被列为十大重点之一。2016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
在此情形下,不仅中央政府,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机器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各级地方政府也将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提出产业发展目标,给出从财政补贴到用地、立项等各方面的支持政策。仅以合肥为例,由国内外企业带来的20个机器人项目在合肥集中签约,落户机器人产业园,协议总投资83.5亿元,签约项目涉及门类广泛,包括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类、服务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类、医疗机器人及智能穿戴设备类和特种机器人项目。
合肥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机器人产业发展必不可少。合肥机器人产业起步虽晚,却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合肥要想分到一杯羹,建设机器人创新生态圈势在必行。目前,合肥在研发上、产业发展模式上、生态链建设上进行创新,这种探索值得学习。
据了解,机器人产业园位于合肥市高新区,总投资20亿元,包含机器人启动区、孵化加速区、产业聚集区三部分,园区目前已聚集了近90家机器人企业,在谈项目近50个,初步建成了“机器人+”合肥机器人创新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