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油费,交朋友”。近日,百度地图悄然出现了这么条吸引人的招募海报。至此,“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巨头终于悉数加入了拼车领域。“不差钱”的巨头裹挟着大量补贴加入,搅动市场的同时,躺枪的恐怕是更多规模较小的拼车软件(软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他们会不会遭遇“猝死”,成了拼车混战领域中第一批烈士?
巨头成“代理人”
“再加上这个,我已经注册了6个车主了!”昨天下午,在手机上递交了自个儿的驾驶证资料,车主小韩把“百度地图”APP也拉入了自个儿命名为“拼车”的一个软件分组里。
51用车、天天用车、嘀嗒拼车、滴滴顺风车、微微拼车……在小韩的手机里,几乎市场上每兴起一款打车软件,他都会试用一番。不同于此前这几家拼车软件大张旗鼓的宣传造势,百度近日悄悄在自家的“百度地图”入口上线了顺风车司机的招募广告,称注册车主将获得20元现金补贴以及150元补贴优惠。
事实上,拼车软件早在数年前就已兴起。此前,八通网、顺风车网、58同城、AA拼车网都曾开设过拼车网站,在智能手机兴起后,也都各自推出了手机APP。然而今年6月,有着腾讯、阿里股东背景的滴滴快的高调进入这一领域后,却使得这类拼车软件的日子开始“不好过”起来。
今年5月,在拼车领域打拼了一年多的“爱拼车”宣布停止服务。“你周一免费,我就周二,最高5倍补贴,小公司谁受得了?”对于退出,“爱拼车”创始人杨洋说得很坦白:拼不过巨头,只好不玩了。
正如腾讯、阿里在拼车领域扮演“幕后”角色一样,刚刚上线拼车业务的百度也更多是“代理人”角色。就在今年5月,百度一口气入股了天天用车和51用车两家,低调上线的百度顺风车入口则是这两家拼车软件的又一移动入口。
各出花样砸补贴
“千万别直接下载注册了,等我给你发邀请码。”见有朋友向自个儿咨询怎么当顺风车车主,车主李峰忙不迭地回复对方。原来,几乎每家拼车软件都有着“邀请鼓励”的设置,一旦向对方发送邀请码,车主就能获得一定奖励。
“邀请一个人,这个我能拿到40元优惠券,那个我有150元红包福利。”已经成为顺风车车主两个来月,李峰对各类奖励、红包再熟悉不过。自个儿开的一辆SUV耗油量挺大,以目前滴滴顺风车为例,10元/3公里起步、每公里一元、99元封顶的计价是难以让顺风车作为盈利工具的,他坦言, “主要得靠补贴。”
“在交通高峰期和车主主动绕路等情况下,我们会有一定补贴。”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而有了百度支持的51用车和天天用车也在近日加大了对顺风车司机的补贴力度,高峰期部分拼车软件甚至会给予车主高达5倍车费的高额补贴。
不止如此,在大量补贴注入的压力之下,原本限定一天搭车次数的几家拼车软件也开始“松绑”这一规则。
“最初有些软件只让一天两单,现在几乎没这要求了。”李峰说,除了向系统输入自己的上下班路线外,多数拼车软件还有“抢附近订单”的选项,车主可以在自己所在地附近查看对方提出的搭车路线,来选择是否应单。
越发猛烈的补贴攻势之下,“没被巨头盯上的,怕自个儿资金链跟不上,打不起补贴战。可一旦和巨头谈上了,又怕受钳制。”一家拼车软件相关负责人称,这样的心态成了圈子里大家默认的“秘密”。
“拼车市场必然会迅速巨头化。”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表示,拼车是网络属性、聚合属性较强的行业,未来一年时间甚至更短时间内就将见分晓。而一旦主要几家形成规模化后,面向车主、乘客的补贴也将自然“缩水”。
移动社交成双刃剑
“以后每一个早晚都可以有淡淡的浪漫。”由于顺风车的参与双方都是陌生人,由此带来的社交机遇成为众多拼车软件“押宝”差异化的砝码。
“上下班路上不无聊了。”在一家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的李梅说,记得自个儿的第一位乘客是做投资的女孩,一路上相互分享美容经验和对投资项目的看法,“挺好玩的。”
而在这一点上,有着微信入口的滴滴快的似乎有着天然优势,相较于其他软件需要借助于社交软件才能实现用户间稳定联系,滴滴快的顺风车平台则可以一键将用户联系起来。
然而,陌生人移动社交也存在着一定争议。此前靠社交卖点而成功上市的陌陌,近期再度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却是因为一个段子:“打败陌陌的不是微信,而是Uber。”而在上周Uber和神州专车的广告战中,神州专车专门针对Uber的安全性问题进行攻击,而Uber反击时推出的一幅海报也毫不避讳地坦言“不加微信你开个毛Uber?”无可避免地,陌生人社交存在着一定风险,一旦出现事故,将对拼车软件本身造成冲击。
“顺风车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陌生人游戏。”滴滴快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过往出租车、专车等数据记录,系统平台会留下这名乘客以往打过几百次车的记录,而注册顺风车服务时,乘客需要绑定微信或者银行卡,车主需要提供驾照和行驶证信息,“从平台的角度来说,在匹配之前,车主和乘客的身份真实性是有前期的注册体系去过滤和把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