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速度与激情7》在内地上映不足一个月即斩获23亿元票房,成为票房冠军。影片大卖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制作方把已故影星保罗·沃克通过高科技“带”到银幕里。类似的情形还出现在演唱会上,5月9日在台北举行的“邓丽君20周年虚拟人纪念演唱会”,主办方将邓丽君“复活”,现场7000多观众无不感慨数码科技(数码科技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魅力。
以往也有通过数码技术重塑已故艺人,以增加艺术效果,而近期的巨星“复活”策划,则是运用最新的数码科技,将虚拟人物带入电影,或者在演唱会现场重现歌手影像,并与多位歌手合唱新旧经典歌曲,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据介绍,目前业内把这种技术称为虚拟人(Virtual Human)技术,这一技术早在2013年已经小试锋芒。歌手周杰伦在其香港演唱会就运用了这一技术。近期的“邓丽君复活演唱会”,则由好莱坞视觉效果相关制作公司参与并研发,该公司参考邓丽君以往大量的影音及相片等资料,然后将影像等数据输入计算机,重整邓丽君的头发、五官、眼神及嘴形等,再利用该公司独有的全息虚拟成像技术在演唱会中呈现在舞台上。
该公司视觉特效总监David Hogins透露,他们依靠近两年数码技术上的发展,在制作邓丽君的五官上做到更精致细腻,而且在表情及唱歌时的嘴形更为顺畅自然。
虚拟人物大受欢迎,自然会带出无限商机,而背后的版权问题也随之以来。暨南大学法学院罗教授表示,目前国内甚至全球就已故艺人的形象使用上尚未有完善的版权保护,一般都是由已故艺人的家人或生前签约演艺公司取得形象使用权。一旦该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已故艺人形象使用权的争执也有可能随之增多。
目前,上文提到的好莱坞视觉效果制作公司已在此领域“先下手为强”,上周,据该公司内部人士方面证实,他们已成立虚拟人经纪公司,与邓丽君家人达成协议,签下邓丽君10年数字形象权,并正在和一些英年早逝的华人巨星的家属接触,希望能“复活”他们的形象,延续更多的舞台辉煌。该公司并未透露签约邓丽君数字形象权的花费金额,而公司更是借助去年推出360度摄像技术,从特效公司转型为科技公司。
已故巨星通过虚拟人技术“复活”并进行商业演出,背后的产业链也逐步形成,有朝一日,迈克尔·杰克逊、玛丽·莲梦露、约翰·列侬等巨星再次“登台”、拍电影广告,将不是什么新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