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新型生产线“I LINE”竣工。而在一天之前的4月14日,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在西安也隆重举行了封装测试生产线竣工投运仪式。
两天之内,三星半导体(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在中国的两家工厂生产线先后竣工,这不仅意味着三星半导体全业态生产链在中国正式形成,也意味着三星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正不断朝着高端制造以及高科技转移。
2014年5月9日,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正式量产,生产最新型的存储芯片V-Nand。这个一期投资达到7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项目,是三星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同时生产的产品也具有世界最高技术水平。
据悉,此前三星在韩国的华城建有存储芯片的生产基地,在韩国的温阳和中国的苏州运行有存储芯片的封装测试中心。而位于西安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是把生产与封装测试集合于一体的生产园区。4月14日竣工的封装测试生产线,是将前工程生产出的V-NAND闪存,在这里经过封装测试等工序制成固态硬盘(SSD)。这标志着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将成为集存储芯片生产、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半导体综合生产园区,半导体生产领域全业态在西安高新区正式形成。
同时,随着三星电子及其相关配套项目的相继落户和投产,加上西安高新区已有的美光、应用材料等半导体产业集群,一个规模过千亿元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4月15日,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又迎来了全线智能自动化半导体后道生产线——I LINE竣工的日子。据了解,“I LINE”主要生产DRAM、SSD等世界排名第一的Memory产品。该项目的建成,将大幅提升三星半导体的生产产能。
具备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半导体后道生产线——“I LINE”的建成,意味着与苏州工业园区同岁的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经历了从低端生产到高端制造,从追求最高生产力向谋求半导体最强竞争力的转变。
三星有关人士表示,除了高效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之外,三星半导体积极推进从产品的研发、原材料的购买,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全部在中国实现,形成当地完结型经营模式,力争成为中国最优秀最值得信赖的数字化企业。
在过去20年,三星始终保持存储器行业世界第一的位置。三星半导体不仅在中国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建设完整的产业链,这意味着在半导体领域,三星不断地自我创新和自我超越。
其实不仅仅是半导体。2013年在苏州投产的三星液晶8.5代线,以及2014年8月在西安投资的锂电池项目,也都是三星向高端制造加码的案例。
中国市场对三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未来20-30年内三星的增长动力在中国。而中国三星的战略是:继续推动本土一体化业务体系,同时扩大对尖端技术装备产业的投资,加强研发,推进业务的多元化,并积极发掘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新增长动力,向中西部、东北部、中小城市扩大业务等。
为了给高科技投资提供后续的动力,目前三星在中国共设立了10家研究所,研究人员约7千人。对三星来说,研发出吸引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又归功于其向高科技产业的战略转型,以及在科技创新上的持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