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的选择:3G能否盈利?
《21世纪》:3G牌照的发放历经数年,现在终于尘埃落定。现阶段的市场情况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哪些改变?现在是否是推出3G的最好时机?
张昕竹:对于在现在这个时候发放3G牌照,我有很多不太理解的地方。我觉得政府对技术干预过多。世界各国的电信产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但我们国家的干预——特别是在3G方面——确实过多了。企业需要3G的时候,我们没有发放牌照;而在企业不需要的时候,我们硬要塞给它们。我觉得政府的选择和市场的状况不是非常匹配。
我认为,现在不是推出3G的最好时机。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政府干预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李进良:我认为国家对时机的选择是比较合理的。从总体情况来看,现在比过去要更好一些。
从2003年开始,全球都在叫嚷着上马3G,各大利益阵营不厌其烦地来中国游说。但是,在那个时期,第一阶段的3G标准系统并不先进,而第二阶段的3G标准系统尚未出炉,当时不发放3G牌照是明智的。
《21世纪》:3G牌照的发放,选择在三大通信行业巨头重组之后。如何评价中国电信业的重组?在此背景下发放3G牌照,对于中国通信行业的竞争格局会有哪些影响?
阚凯力:重组与发放3G牌照,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电信行业的此轮重组, 中国联通(行情 股吧)保留了G网,并与中国网通合并;剥离出的C网归中国电信;而中国移动与铁通合并。这个重组中,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拆分联通造成重复建设。联通的各项业务像是一个连体婴儿,表面看是两个脑袋,但其实不是两个人,身子、胳膊、腿、内脏都是共用的。如果硬拆,必然造成大规模重复建设。这个问题已被现在的发展所证实——电信花了1100亿买了CDMA,但接收的时候只有2000万用户,比联通原来公布的用户数少了近1/3。而且,电信花1100亿买来的C网只是无线设备,它还需要自己重新建设网络、机站、系统,大约需要再投入800亿。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大规模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第二个问题是整合非常困难。联通与网通的整合至今也没有实现。反倒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在三个电信运营商中,新联通的人员数量是最多的,但业务收入却是最少的。所以,即使它现在不裁员,将来裁员也是无可避免的。
第三个问题是重组目的不明确。重组究竟是不是为了解决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问题?倘是如此,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谁大拆谁,这是小学生都想得明白的道理。结果却是不拆大的。那么至少在短期之内,我们看不到解决移动一家独大问题的出路。
既造成大规模的重复建设,整合又非常困难,又不解决任何问题,那么重组还不如不重组。3G牌照的发放与中国电信产业的重组并无关联,难道因为3G是三个标准,我们就搞成三家?3G要是四个标准呢?就搞成四家?3G发牌与电信重组,根本就是两回事。
李进良:我认为五合三的重组方案不是最佳的。按“五合三”重组方案,虽然三家运营商都获得移动和固网牌照,成为全业务运营商,但是,重组之后的现实是:
中国移动仍然是原来的组织架构,仍然拥有GSM用户约4.5亿,仍然是每天3亿元以上的利润。
中国电信保有原来约2.1亿固网用户、约4300万互联网用户,并新添3000万CDMA用户。但由于C网在联通一直亏损,2007年刚开始盈利,分家重组之后走向正常运营少说也得半年,因此,估计中国电信也就是保持原来的经济效益。
新中国联通拥有约1.3亿GSM用户、约2500万互联网用户、约1亿固网用户。由于要伤筋动骨进行合并重组,走向正常运营也得一年半载,估计其效益比原联通好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