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批评家尽管都想往大城市跑,但主要兴趣不在城市化问题上,而在文学艺术形式问题、方法论问题,不像今天,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有一大半的人住在城里,城乡一体。我们看今天的年轻作家,农村生活基本不熟悉了,写农村生活写得好的,非常之少。
相反,城市生活是熟悉的,从打工仔到大学生,从白领精英到漂洋过海的留学生活,从官场沉浮到商海竞技,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艺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大量呈现于文学艺术作品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当代文化现象。这说明文学的表现中心在转移。从文学史角度来看待当代文学这些变化,我的感觉是,城市造就文学的时代到来了。
在当代文学发展阶段,上海文学尽管有显示度,但有一个阶段不是作为城市文学,而是作为地域文学存在着,也就是说,上海文学与河南文学、浙江文学、东北文学没有根本的差异,类型上是相似的,都在述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口径几乎一致,审美上体现不出鲜明的城乡对照。
但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灯红酒绿、物质生活以及怀旧情调等,突然在以上海为题材的作品中集中呈现,带动了审美观念的改变。敏感的评论家和研究者感觉到其中的一些特点和气质,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某些文学书写有异曲同工之妙。理论研究上,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以及本雅明的一些论著对这一时期也做了研究。
中国的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靠血缘和家族制度维持;而城市社会是陌生人的世界,靠社会契约和法律来规范。五湖四海的陌生人来到大都市寻求生存和发展,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天南地北不同文化背景的东西,如何在城市文学中得以呈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和北京有过这样的体现,鲁迅、茅盾等都曾满怀热情地予以关注和评价,甚至强调所谓的乡土文学,也是离开故土,移居城市之后的某种乡愁记忆。相比之下,今天一些作家、批评家对城市文学的关切和热情程度,是有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