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不少韩剧给人留下节奏拖沓的感觉,最主要原因在于剪辑节奏缓慢。一句台词说出来,男一号一个镜头,女一号一个镜头,男二号一个镜头,女二号一个镜头,所有在场的都反应一下,自然节奏就拖沓了,集数也就增多了。如今国产电视剧也有这个趋势。
除了台词注水叙事节奏冗长之外,导演会把有的没的镜头都剪进去,一场戏拖个10分钟,一个小事件讲述两到三集已经成为心照不宣的规则。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视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第一集檀棋去大牢找犯人张小敬,给张小敬委派任务,本来五分钟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半小时过去了观众还没明白到底委派的是什么任务,这样的叙事节奏估计观众看不到半集就睡着了。
那如何加快剪辑节奏呢?一部影片的剪辑节奏往往取决于三个因素:单个镜头的时间长度、镜头的数量和结构顺序。镜头长度是指镜头时间的长和短,是影响影片节奏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元素之一,苏联电影理论家多宾在《电影艺术诗学》一书中就指出:“短镜头造成快节奏,长镜头造成慢节奏”。
镜头数量是指同样的时间内镜头的个数,单位时间内,镜头的个数越多,节奏越快;镜头的个数越少,节奏越慢。镜头的数量常常和镜头的长度结合在一起来影响影片的节奏。比如:镜头长而多,节奏显得拖沓;镜头短而少,节奏会急迫;镜头短而多,节奏会越来越强烈;镜头长而少,节奏会显得呆板。
结构顺序实际上就是镜头和镜头的组接,不同的镜头连接顺序可能产生不同的节奏——同样是10秒的叙述时间,警察要枪击罪犯,一种剪辑方式是在警察和罪犯之间来回切换;另一种剪辑方式是通过警察的校准镜一直观察罪犯的行动。显然后一种给观众造成的心理节奏更快,因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危险远远比时断时续的危险更让人觉得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