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量合拍片出现,中国电影开始商业探索。世纪之交,中国电影全面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一方面,以《甲方乙方》为代表的贺岁档影片和以《英雄》《无极》为代表的大片,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另一方面,电影发行开始实行院线制,民营影视公司为中国电影生态注入了新活力。如今,中国电影工业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影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大众文化消费产品。它通俗直观,并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一个国家生产的电影,是传递价值观的良好载体,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是彰显文化软实力的亮丽名片。因此,发展好国产电影至关重要。未来,中国电影发展应从两方面重点发力。
提高电影制作水准。伴随着中国影院建设的发展,内地总票房与银幕数量急速增长。加强电影人才培养,提升电影制作水平,有利于增加总票房金额并增加单块银幕的票房产出,充分发掘和释放中国电影的增长动力。
探索海外传播方式。要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海外观众熟知的视听语言和营销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获得文化认同,开拓海外市场。例如,新主流电影大片化便应用了好莱坞的电影制作模式“高概念”,即通过融合优秀的团队、高票房的演员、精良的制作,生产出高概念电影,呈现出视觉奇观化的影像,为大多数观众所接受。只有充分挖掘合适的电影生产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动国产电影走出去,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关注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