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物建筑地处贫困县,交通等因素制约保护与利用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山西省文物局探索了4种社会参与模式:社会资金只修不用、社会资金修用一体、政府修缮引导社会出资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守护。
自2017年山西启动“文明守望工程”以来,积极推进“众手搭”“巨手擎”“妙手集”“巧手创”“千手护”“小手托”“顺手帮”“联手助”“携手援”9类项目。通过出台相关法规规范社会力量的权利和义务,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建筑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制定税收优惠、经费补助、人才培养、建筑业务指导等30条政策,以优化社会参与环境,搭建项目推进机制与平台。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近年来积极投入,与政府机构、科技企业、专业机构、社会团体等深入合作,开展了各项文保相关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敦煌数字供养人”项目有效地将一个为文化遗产的筹款进行保护研究的项目转化为一个文化遗产的传播类项目。
未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从“硬实力”入手,逐步扩大资金来源和“软实力”,并实现加强公信力以及自主项目的开发利用转化和可持续发展,希望未来能通过有效的资金投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