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拥有千年文化史的中国来说,京剧的历史远算不上古老,但京剧智慧地从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吸收了大量养分。写意性是京剧美学突出的特点,是京剧思维的要义之一,这一点深深扎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传统与审美习惯之中,类似的思维方式从“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留白守墨”等中国古代诗论、画论中,能够清晰地找到痕迹。
历史证明,从剧目、技巧等层面,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艺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不同的艺术品种有相对独立的储备、规范、要求,然而从风格、审美等层面,不同的艺术品种则存在很大的相互学习、对话的空间。京剧电影要坚持京剧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电影中保留、发扬写意性,以此强化电影的风格特征。
对此,前辈京剧人、电影人已经做出了榜样。比如由京剧大师程砚秋主演的京剧电影《荒山泪》,其服装、扮相基本延续了该剧舞台演出时的样式,布景相当简洁,尤其是“逃山”一段,电影布景既有效表现了环境的特征与场所的转移,观众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感受到主人公张慧珠在追跑。
同时又没有用过于写实的布景限制演员的活动空间,为演员的身段、表演留出了充分的发挥余地,两全其美。这就是在电影中贯彻写意性、发扬京剧思维的成功例证。反观近期创作的某些京剧电影,道具、布景尤其是室内的陈设,有时过于复杂,这不仅不能强化“真实感”,反而显得刻意、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