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幽默地表示,自己其实也是个“译者”,从事文学艺术写作三十年来,每一次写作实际上也经历了一次翻译的过程,从藏语方言,到藏语普通话,再到汉语普通话,这也是在脑海中的一个翻译的过程。他谈道:“很多读者说,我的作品中有一些普通话中不常见的表达,比如‘愿你面前的道路是笔直的’。这句是藏文中的一种祝福方式。因为西藏多山,道路大多弯弯曲曲,很少有笔直的道路。人也一样,一生多半坎坷。
这句话实际上就是祝愿对方一帆风顺。”阿来也表示很多人对西藏有误解,实际上西藏“并非天堂地狱,而是人间,和我们生活的其他地方一样”。“天堂是光明的,地狱是黑暗的。而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则要从黑暗之中寻找光明,从艰难之中发现希望,哪怕世界艰难,也要写的美好,要去发现人性最伟大的地方。希望借助汉学家们的翻译,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艺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将这种艺术美好带给各个国家的人。”
《云中记》写的是汶川大地震,但阿来是在地震后十年才动笔写的。他说,刚地震的时候,他看见的只有死亡,财产损失,只能想到绝望。但是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他发现,让毁坏的城市重建很容易,让受灾的人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则非常困难。“比如,一对夫妇失去了上中学的儿子,后来,他们可能想再要一个孩子。但是欢迎新生命的同时,又会产生强烈的负罪感,好像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忘记死去的儿子。还有很多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失去了妻子的男人重组家庭,他们都背负了死去的伴侣的记忆。”
因此阿来认为,如果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他去写,会写出悲伤。灾后重建的时候,会写出英雄。但是文学更深,需要漫长的时间思考。直到汶川大地震过去十年,他再来书写,沉重的记忆虽然还在,但至少没那么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