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最早应自南越登陆

2019-06-01 12:47阅读:76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乳香,重26克,是在西耳室的一个漆盒中发现的。据主持发掘的考古学者麦英豪说,曾对其进行了采样化验,但年代太久全部氧化,不能测定成分。由于它的外观与泉州发现的宋代乳香非常相似,故而定为乳香,推测当时是作为熏炉的香料。中国南方气候潮湿,蚊虫滋生,从战国时期开始,各地便有于室内熏香的习俗,以利消毒和驱除异味。早期的熏香采用的是本土所产香料,如诗人屈原的诗歌中便记载了江蓠、辟芷、申椒、菌桂、木兰、揭车、杜衡、辛夷等十余种香草。但这类香料焚燃后香气散发快,难以持久。

至迟在南越国时期,岭南地区便有以熏炉熏香的风气,到两汉时期熏香之俗益盛。岭南地区出土的熏炉数以百计,仅广州地区就发现了200多个。从出土熏炉的墓葬形制看,墓主并非全是高官显贵,有的仅是一般地主官僚,说明在岭南地区,熏香习俗的流行范围在扩大。从汉代开始,广州地区所使用的香料,如乳香等,多为树脂型香料,适宜置于炭火中阴燃,克服了传统香草的这些不足。因此广州西汉中期墓葬中出土的熏炉,炉腹加深,炉盖增高,以适应燃烧方式的变化。

当时这些熏炉只在南越国范围的墓葬以及与南越国毗邻的长沙等地才可见到,炉腹内常有灰烬或炭粒状香料残存。如1955年,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文物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广州华侨新村西汉墓出土四件釉陶文物熏炉,其中一件通高17.2厘米,腹径11.2厘米,盖面隆圆,作几何图形镂空,顶有鸟形钮饰;器身如豆,器腹处有四个对称排列的圆形小气孔。

熏香之风由南北渐,迅速蔓延。中原地区从西汉中期开始出现熏炉。中国古代的熏香炉式样有南北之分,北方中原流行博山式熏炉,又称博山香熏、博山熏炉等,汉、晋时期常见。汉代刘向《香炉铭》描写这种器具:“嘉此正器,堑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铭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从时间上看,南越盖豆式熏炉在先,中原博山式熏炉在后,说明香料和熏香习俗由海外输入路线是先至番禺(今广州地区),后传至中原。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