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电影票房缩水更为明显的是观影人次的下跌,这才是电影人应该感到的警示。消费市场决定着电影市场的存在以及发展方向,这才是电影人赖以生存的根基。2019年前三个月观影人次总计为4.77亿,较上年同期(5.61亿)减少了8400万,下降幅度达到15%。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影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目前电影票价的门市定价权基本掌握在院线和影管公司手中,他们会依据受众的观影习惯来制定票价体系,但因为去年“票补”取消,一些地区的票价在春节档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观影人次1.3亿,相比去年春节档1.45亿的观影人次,下降超过10%。
事实上,对于“高票价”,影视圈诸多人士还是比较支持的。线下渠道作为唯一售票渠道时,制片方拿出一部分预算来做促销,目的是在影院上线的前几天拉动票房增长,“票补”在一定层面上也让更多烂片走进了影院,如果高票价让观众看到更多好电影,也催生更多出品方做质量上等的电影的话,“高票价”就不该成为电影产业变强之路上的“毒药”。
“高票价”不一定造成人次下降。市场专家赵军最近在《中国院线》公众号中发表的两篇文章里就举了一个例子。2007年,《蜘蛛侠2》进入中国,当时中影南方新干线决定推高次日首映的《蜘蛛侠2》票价,广州青宫影城的票价从50元升到70元。
虽然影城担心观影人次下滑,不过这一年的春季,国内股市狂涨,经济增长强劲,提升票价没有造成大问题。事实也证明,中影南方新干线最初的决定没有错,青宫影城票房名列全国第十七名,首次打进全国最强劲票房行列,而且人次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