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鲁山县楼子河村的命运,就随着一个“乡村音乐厅”的落地而改变。楼子河青山环绕,交通便利,向周围辐射范围广,但村子穷,过去很多村民靠外出拾荒谋生,贫困的局面多年没有改变。两年多前,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团队带着曲剧、豫剧名家艺术名段和歌舞,走进楼子河。那天飘着小雨,但来看“乡村音乐厅”演出的人比过年赶集还多,整块场地都挤满了。起初志愿者还担心现场会闹哄哄,没想到乡亲们都很专心,没有一个人说闲话,更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场。
从此,楼子河村的文化生活就没有间断过。每周五下午到周日下午,不管刮风下雨,志愿者都会赶来,不仅演出,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艺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还会在村民中开展文化艺术培训。每次有志愿者授课,不少村民骑车跑几里路过来学。因为场地有限,经常有没报上名的孩子踩着凳子扒着窗听课。村主任周营闲说,过去没有专业老师,班主任带着学几句歌,孩子们唱歌“都是喊出来的”。如今,村里组建了自己的舞蹈团、戏曲团、器乐团,孩子们不仅在县里拿奖,还去省城演出。“吃饱、吃好了,还想唱出来。一旦唱上了,就一天也离不了。
村民丁桂芝说,原来以为音乐就是唱唱歌,学了才发现里边这么多门道。她过去赶黑跳广场舞,现在才知道那只能叫“热身运动”,在老师教导下,已会跳三四种舞、唱四五段豫剧。
河南建“乡村音乐厅”,源于一次对乡村文化生活的调查。调查取样了346个行政村,发现93%的村没有音乐、美术、体育等文化活动人员,连兼职的都没有。个别村组织过活动,也是打鼓、敲锣、扭秧歌等几十年前的老花样。文化下乡,一次只能管3天,满足不了全年。随着扶贫深入,农村更像荒漠渴求水一样需要文化浸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