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这些可遇不可求的好作品,各家出版社都“另眼相看”,特别对待,全程支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说,徐则臣写运河题材并非赶热点。他还记得早在2014年,他和徐则臣等在双安商场南边的一家咖啡馆达成了共识——应该好好为运河写一本书。
这之后,他们一起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还专门找过国外研究运河的学者,探究美国伊利运河和中国运河的区别。只要碰到与运河有关的图书,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出版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出版社都会帮作家留意,日本作家安野光雅的关于运河研究的著作《中国的运河》等就被搜罗了来。不仅如此,出版社还专门请来北京物资学院研究运河的专家陈喜波,在专家的陪同下,把运河几乎所有重要的地点都一一寻访到。书稿完成后,更是请陈喜波对运河部分进行把关。
徐则臣忠厚、谦逊,而且也确实是有才华的作家。一方面是题材重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徐则臣的为人和才华打动了大家,所以北京出版集团配备了最强的力量,为这本书服务。“前前后后,不下10人看过书稿,他们都是出版社最强的编辑、出版人。”韩敬群特别感慨地说,当年徐则臣因为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奠定了70后作家领头人的地位,从此以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就与他同行共进,一路相伴走到今天。
对于刘亮程《捎话》的出版,译林出版社更是大开绿灯。该书责任编辑周璇记得,《捎话》在《花城》杂志第四期刊出后,出版社很快发现了该作的独特价值,决定出版。周璇今年7月拿到书稿,当时她正在编辑其他图书,放下手里的活儿,立刻投入到《捎话》编辑中来。这本书连编辑、设计、印刷,花了不到5个月时间,比一般图书快了很多。之所以快马加鞭赶在年底前出,也是想冲一冲年底的好书榜,“刘亮程是非常会写的作家,我们希望他的作品会受到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