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儿》的诞生过程,简直和片中主人公的西藏之行一样艰难。作为一部投资并不大的纪录片,导演从自己儿时的邻居——身高仅1.1米,诨号“大三儿”的主人公入手,对一个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小人物进行了一番令人动容的描绘。
这场朴质日常的记录,很快随着大三儿看世界的梦想日益庞大而变得更加充盈。这位在赤峰炼铜厂当保洁员的侏儒症患者,不甘心于匮乏的日常,尽管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区区一千五百元,他仍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珠穆朗玛峰触碰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于是,《大三儿》从平凡入手,花大量笔墨记录主人公往返于工厂与廉租房之间的生活细节。随后,进藏的野心渐渐浮出水面,在漫长的筹备工作后,他终于与朋友一道踏上西行的公路。
随着奔驰的越野车,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公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影片在后半段渐渐铺就一条充满温暖与励志的公路旅途。而这股从大三儿这个个体身上发散出的精气神,支撑着整个团队克服筹备拍摄所经受的心理压力、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完片后面对尚不成熟的市场的惴惴不安……在多年的潜心拍摄后,这部“个头很小,心却很大”的影片终于在一轮一轮的情怀营销后登陆艺联院线,与观众见面。
回想起早几年,同是描绘小人物日常梦想与生活的《自行车与旧电钢》只能以盗版资源的形式在影迷间口口相传。如今能够在内地院线的银幕上看到《大三儿》这样的纪录片,显示着市场令人欣喜的进步与细分。作为一部纪录片,《大三儿》无论在选题还是呈现方式上都显得很“正”。
导演与男主人公良好的私交,保证了拍摄的顺利进行,镜头所捕捉到的不仅仅是大三儿日常的生活工作状态,还有他与父亲微妙的互动,辅以不间断的画外音,让观众对其心路历程有更直观的共鸣。影片以进藏前与进藏后两段进行结构,在叙事上也相对紧凑。前半部分是大三儿旅途前的筹备,同时也是面向观众的一段事无巨细的交代——包括他的身体状况,他如何征得朋友的支持,又如何瞒着自己的父亲偷偷完成这一梦想。后半部分则是捕捉团队在路上所遇到的诸多挑战,高反危机如利剑时刻悬在头顶,观众始终悬着一颗心,和主人公面对极端环境带来的巨大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