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影市场发展趋于回暖,当年集合明星、颜值的“IP”电影和粉丝电影数量有所减少,依靠炒作和营销等商业运作的电影数量明显下降,资本热钱的炒作和投入也不再疯狂,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市场更加包容开放,产品更加丰富多样,题材亮点包括纪录片电影、情怀电影、西游IP等。引进片在中国市场的格局也在改变,例如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泰国影片《天才枪手》等在中国的表现都超过了本土。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电影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电影制片业的日子不像前两三年那么好过,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很多资金浪费在注定不可能成功的项目上。“如果你能进入优质项目,那就进入优质项目,如果没有优质项目,宁可去做成本小的院线老大,而不去做炮灰。”
本土电影两极分化现象非常严重,43%的国产影片票房不足百万,27%的国产片票房不足10万。产量虽多,但是好片少。2017年本土影片总产量为970部,但只有412部进入院线,其中,过亿票房的有54部,票房共计267.7亿元,占比88.9%,而5000万以下票房的“炮灰电影”只占到全部票房的6.32%。
此外,影视公司也有两极分化的趋势。报告指出,少数的一线影视公司,逐渐形成了各自差异化定位,如国企重视资源整合,民营传统制片公司布局泛娱乐生态,互联网电影企业定位为赋能型公司,明星工作室成为行业创作核心,不过多数小公司则在市场边缘小打小闹。
市场上优质项目少,制片公司多,阵容稍大的电影片尾字幕中的出品方动辄就是十多家。一个项目多个公司进入,固然降低了风险,但是也会降低收益,这种追逐优质项目与追逐IP、主创如出一辙,归根结底是多数制片公司缺乏专业能力和工匠精神,缺乏培养新人和孵化项目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