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既不能“没文化”、也不能“太文艺”;既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也要遵循旅游市场规律;既要盘活文化的生命力,也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应有的收益。目前,我国存在许多旅游景区和文化演出项目,依赖门票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这种单一门票模式弊端较多,涨价创收加重了消费者在文化旅游方面的负担,从而迫使他们减少停留时间和其他支出,致使当地文化旅游收入单一,获利链条短,抑制了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而另一类是“门票+多元消费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收门票为主,但门票价格通常不会太高,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主要收入依托景区其他类型的旅游消费,如餐饮、购物、娱乐、体验、商务等,目前大多数旅游景区均采用此种模式。这种产业构建体系较为全面,消费点和收入较多,能够带动就业与当地产业的发展,但往往管理较乱、竞争较激烈,持续时间不长。为使其可持续发展,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要从“硬件”到“软件”,将“景区”变“社区”,在开发中要把景区打造成游客宜居的“社区”,创新旅游活动和服务,满足多元化、分层次的旅游需求,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旧城区的文化创意模式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另一种模式。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一些工厂倒闭,一些城市衰落。旧城区改造成为城市建设与复兴的重要内容,而在旧城空间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体验性的个性化设计与传统历史街区结合,激活历史空间,能够提升历史文化区域的空间价值。如美国纽约的苏荷街区、北京798艺术区、上海田子坊,通过特色文艺街区的方式使得破败的工厂、弄堂重现生机。
文创园区打造可以立足形态改造、文态塑造、业态创造三大方面,打造成吻合地脉、文脉和市场需求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