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效率、效益成了年轻一代的生活模式以及追求的目标,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险。几十年来,《汉声》杂志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中很容易被学者、专家忽略了的民间文化。
为了寻根,黄永松用47年的时间,带着团队踏遍两岸三地,深入深山僻壤,走遍黄土高原、越过云贵山川,先后整理完成了两百多个民间文化项目,让很多潜藏于偏僻村野、日渐被遗忘的民间传统手工艺,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47年的时间,大概1/3出去做采访,1/3回来写稿子、做编排、做设计,1/3在哪里呢?在印刷厂。”黄永松平说起这47年,平淡如水。
1987年海峡两岸开放,为《汉声》团队的田野调查拓展广阔空间。初探文化母体之后,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艺术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许多潜藏于偏僻村野、“活化石”般的民俗文化艺术正在飞速消失。
为了与时间赛跑,更好更快挖掘和保护更多民俗文化,《汉声》团队除了独立工作,还联合大陆学术机构一起努力──1995年,《汉声》团队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东南大学·汉声·中国民间艺术研究所”,聘请民间艺人到校进行表演、教学,传承技艺;2001年,《汉声》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汉声·中国乡土建筑研究所”,致力于记录和抢救传统村落……
艰苦的工作,收获了丰硕成果。《中国结》《夹缬》《古镇碛口》《惠山泥人》《黄河十四走》《目击抗战五十年》等黄永松和《汉声》杂志的编辑们“走”出来的作品相继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