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底到4月初上演的香港春拍中,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等拍卖行纷纷创出了佳绩。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引发市场关注的亿元天价拍品之外,不少出人意料的高价同样揭示了此轮春拍的一大特点——藏家重新定义市场价格。
总体市场上升
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在过去6天19场的拍卖中,一共创造了20个世界拍卖纪录。最终36.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也创造了苏富比进入香港以来的成交第二高,仅次于2013年的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庆典拍卖,同比上年的成绩增长了15%。苏富比拍卖总裁及首席执行官TadSmith在拍卖结束后表示:“不同种类的拍品均有较高的成交价,呈现出强劲的销售率,包括亚洲在内的各地藏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了竞买。更重要的是,同时期香港的拍卖、展览和艺博会无疑表明了亚洲在艺术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保利香港总成交额1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中国嘉德香港总成交额4.2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28.9%。中国嘉德总裁胡妍妍表示:“一向稳健强劲的中国书画拍卖捷报频传,并创下今年多项新高;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拍卖再次突破亿元,达五年来最佳业绩,赵无极《25.06.86桃花源》夺得本季拍卖头魁,新设项目珠宝拍卖进步显著,成交多件高价名贵珠宝。嘉德在香港的定位和布局逐渐明晰,与北京总部交相呼应;在香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氛围中,获得佳绩。”
一位藏家分享道,香港拍卖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于高价拍品的节奏把控。在过去两三年内,香港苏富比均有超过2亿港元的艺术品拍出,包括宣德碗和北宋汝窑瓷等,让委托方看到市场对于顶级博物馆级的藏品有强烈需求;其次在估价上也很恰当,没有一个超高估价,反而以相对适中的价格让竞拍的藏家抱有希望和想法。
珍品定义价格标杆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拍卖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统计,此次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共有43件超过1000万港元成交的拍品,其中有3件超过亿元成交,分别是2.388亿港元成交的清康熙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盌、2.388亿港元成交的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十卷),两者分别创造了康熙瓷以及佛经的最贵世界纪录;另外一件超过亿元成交的拍品来自清代画家钱维城,其《台山瑞景》以1.467亿港元成交,是画家作品在拍卖市场中的第二高价拍品。除此之外,另有3件超过8000万港元成交的拍品,3件超过5000万港元成交的拍品。
此次创出亿元天价的三件艺术品都极为珍罕: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十卷是明朝重宝,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宣德御制《大宝积经》与《大涅盘经》同属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御制珐琅彩花卉盌,递藏记录清晰有绪,可上溯至1930年代上海收藏,更曾为亨利奈特所藏,来源显赫,三十年来首次露面;清钱维城手卷《台山瑞景》不但被收入《石渠宝笈续编》内,还被藏于故宫宁寿宫,1920年代初经宣统帝溥仪赏赐溥杰而流出宫外,历经百年首次公开面世。
除了预料之中的天价外,还有不少意外的高价值得关注。在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中,一套苏曼殊《曼殊上人墨玅》册页以2881.35万港元成交,超过拍前估价百余倍,创造了苏曼殊作品拍卖最高价纪录。
多元收藏的时代
事实上,今天的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时代。传统、现代以及后现代并存,东西方的审美观也彼此交融,而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领域间的冲突,也对于藏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更使得多元价值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特点。
即将于5月在佳士得纽约进行拍卖的美国亿万富翁、资深艺术收藏家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的2000件私人珍藏,无疑是今年最值得关注的艺术品拍卖之一,这一系列拍品也正体现了多元价值对于收藏的重要性。拍品包括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现代主义绘画、美国绘画、英式及欧式家具、亚洲工艺品、欧洲瓷器、中国外销瓷、银器、美国装饰艺术及家具等,而让市场更加期待的还是“洛克菲勒”这个名字。
据佳士得方面表示,“佩吉及大卫·洛克菲勒夫妇珍藏”充分体现了两人对艺术和世界的认知与交流。他们的收藏数量庞大,且跨越地理、历史和媒介的限制,在现代历史中无可匹敌,这无疑也成为了最大的看点之一。进入多元价值时代的艺术品市场,其市场趋势也将会更多元,也需要藏家们以更广阔的视角来寻找艺术品,并发现其中的多元价值。
相关研究报告:
拍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拍卖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拍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