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优化金融营商环境的改革力度更大、精准度更高、节奏更快。”余蔚平表示,相关部门和京沪两市政府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制定专项改革任务台账,按时保质地完成了百余项改革举措,在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保护中小投资者监管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力。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金融“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我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场“攻坚战”,“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国会力争部分领域的改革引领全球潮流、部分领域尽快弯道超车、部分领域紧随其后,朝着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不断前行。我们也将积极推动京沪等参评城市的改革举措、改革经验走向全国,并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改革经验。”
作为世行评价的两个样本城市之一,北京大力度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两年共有88项改革被世行采纳。在世行评价的10个一级指标中,北京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登记财产、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等5个指标跨入全球前30名,个别指标进入前10;获得电力的成本和手续、办理建筑许可指标中的建筑质量控制、执行合同的司法程序质量等6项子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球前沿水平。
北京开办企业率先推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一窗办理,一次填报”,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1—8月,北京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3%。在获得电力方面,北京优化电力供给,切实针对精简时间、环节和成本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全国率先推出低压电力接入“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的三零服务,接入成本由19.2万元降为0元,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电力接入全免费的地区之一。下一步,北京市将查找不足和差距,并坚持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为目标推动营商环境改革,目前已制定完成优化营商环境3.0版,改革任务涉及12个方面204项具体的措施,力争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