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基金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2019年公募基金半年报日前发布完毕,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基金产品数量和基金管理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但管理费收入却较去年同期减少2亿元。一年来各家基金公司旗下货币基金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管理费收入承压。近一年来指数基金撑起了行业规模增长的重担,但行业竞争已陷入白热化,多数基金公司为持续营销打起“降费”战争夺资金,多重因素导致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入缩水。
2019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入缩水
截至去年上半年末,包括券商资管和保险资管在内,全行业公募基金数量123家,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已增至133家。此外,基金产品数量也从去年上半年的4480只(A/B/C类份额合并计算)增至今年上半年末的5295只,增加815只。去年6月末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合计12.70亿元,至今年6月末管理规模已增至13.46亿元,增长7580.60亿元,增幅近6%,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迭创历史新高。
公募基金行业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但却陷入“狼多肉少”的尴尬中。今年上半年133家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合计302.84亿元,而去年同期123家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304.72亿元,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增加10家,管理费收入却合计减少1.88亿元。
今年上半年销售服务费和托管费均高于去年同期,仅交易费低于去年同期。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公募基金盈利能力正在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而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持续发布,参股或控股的部分基金公司2019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也随之曝光。已发布的数据显示,多数基金公司上半年均处盈利状态,但在管理费收入缩水、各项成本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包括天弘基金、华夏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在内,净利润增速明显低于资产管理规模的提升速度,多数基金公司净利润出现缩水,公募基金盈利能力继续面临挑战。
行业竞争白热化
过去数年间,货币基金成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跨过“温饱线”的利器,尤其是新成立基金公司和中小基金公司,均依赖货币基金跨过“温饱线”并实现规模迅速增长。但随着流动性新规和一系列监管政策出台,机构委外资金流入公募基金的势头戛然而止。此外,自去年底以来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滑,机构委外资金也开始从货币基金迅速流出,不少中小基金公司规模大幅缩水,甚至有多家中小基金公司规模惨遭“腰斩”。
去年8月末货币基金规模一度高达8.94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至今年6月末已缩水至7.28万亿元,缩水超1.66万亿元,浙商基金等个别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骤降,公司净利润也由正转负,深陷亏损泥淖,依赖货币基金实现“温饱”的好日子已一去不返。
去年下半年股市持续磨底,作为抄底利器的指数基金取代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成为机构资金“新宠”,大量资金开始转战指数基金。去年6月末股票型基金份额6468.45亿份,截至今年末份额已增至8129.80亿份,增长1661.35亿份,增幅超25%,这其中超八成资金均选择入驻指数基金,而借着风口,公募基金公司也密集布局指数基金,另一片争夺资金的战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申赎费率远高于债券基金,更远远超过货币基金。在2016年之前,偏股型基金一直是公募基金管理费主要来源,但随着基金产品同质化加剧和竞争白热化,迫于持续营销压力,公募基金在指数基金战场上掀起降费潮,公募基金管理费不增反降与此有直接关联。
随着基金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各家基金公司之间对资金的争夺必然会很激烈。尤其是指数基金门槛较高,老牌大型基金公司在此类产品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绝大多数资金更愿意选择华夏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等传统大型基金公司,而指数基金价格战也主要在几家大型基金公司之间的新产品发行上。
大型基金公司因产品线丰富,个别产品尤其是新发基金价格战对公司整体营收影响不大,但近年来不少新成立基金公司尤其是银保系基金将ETF基金作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费率战对中小基金公司营销压力则更加明显。随着行业竞争持续白热化,基金公司持续营销压力陡增,绝大多数基金公司不断开发更多的代销渠道,开通定投等业务并打出费率优惠牌,基金公司销售服务费持续高企也实属无奈。
相关研究报告
基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基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基金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