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第六险”如何让你“体面”养老?

2019-03-11 10:08阅读:58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养老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当“老有所养”得以逐步实现,人们开始期待“养得体面”。新的保险制度若在全国推开,将有望成为“五险”后的“第六险”,让全国的失能老人能够老有所护。

何为长期护理险?

长期护理险是指,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需要长期照护的人,提供护理资金或护理服务的保险。其实,长期护理险并不是一个近期才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新鲜词汇。早在2016年6月,全国15市2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时至今日,试点两年有余,长期护理保险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业界开始期待这项新的保险制度加速在全国落地。

从世界范围来看,长期护理保险在多个发达国家被作为公共保险义务缴纳。目前,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荷兰等国家已建立起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缓解了全社会由于老龄化带来的护理服务支出压力。发达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要注重公共保险体系和商业模式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家庭三方面的作用。中国需在实践中积累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发展的经验,为在经济条件具备时过渡到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发展模式做好准备。

至2018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5亿,占总人口近18%。预计2050年左右,这个人数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35%左右。中国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超过40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全国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平均1名失能、半失能老人需要3名家庭成员照顾。与之相对的是,全国现有养老床位中应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的床位并不多。在有长期护理需要的家庭中,绝大部分提供护理服务的是老人配偶、子女或亲属,第三方机构服务占比极低。在今后的时间里,这种供需矛盾可能会更加突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未来失能和半失能以及其他失智、精神障碍者的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对于这类群体的长期照护,社会需求在不断增长。面对大量失能人员对于长期护理保障不断增长的需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运而生,自试点省市推行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7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400万,当年受益7.5万余人,赔付护理保险金大约5.7亿元。在有效减轻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带动试点地区相关产业投资近70亿元,直接拉动就业超过4万人次,有力推动了护理服务市场的发展。

还有哪些待解之题?

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险种,长期护理保险背后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业界关注。长期护理保险让参保人群得到了较高质量的专业服务,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但目前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不合理,而且不可持续。根据国家规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从试点情况看,长期护理保险资金多由政府支付,主要是医保基金划转,即划拨医保基金结余0.2-20%不等的比例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基金,企业和个人暂不缴费或缴费很少。但这种筹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筹资规模,使保障质量和效果打了折扣。目前中国各统筹地区医保基金支出压力较大,部分地区的统筹基金还面临穿底的风险。而且,受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的影响,医疗保险基金面临的风险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医保基金划转的筹资路径不稳定且不可持续。

从养老保险用人单位缴费中划转1%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在她看来,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受基金结余规模的限制,并且保证资金来源持续、稳定。通过个人缴费、财政补助、医保基金划转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长期收支平衡。同时,加快研究制定失能人员的等级标准及长期护理保险的支付标准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保障效果。除了资金,护理人员的匮乏也是一个重要瓶颈。以4000万失能老人为基数,按照3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计算,需要的护理人员数量在1300万人以上。据业内人士判断,目前护理人员的缺口至少有1000万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必须与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联动起来,加大护理人员职业培训力度,落实培训补贴政策,逐步建立起长期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不断提高长期护理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关研究报告

养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养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养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