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调整力度要合理可控

2019-03-07 05:39阅读:99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当所有政策朝着一个方向着力,无论是趋于积极还是趋于收紧,形成合力之后可能会出现1+1大于2的结果。这就需要金融政策调整的力度合理可控,并能够适调微调,避免矫枉过正。但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很难的,因为政策转变传导到经济运行有明显的时滞效应。

刚过去的2018年可以给我们案例性的启示。在并没有出现经济过热的情况下,为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所有政策收缩偏紧,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金融政策收紧、去杠杆见效、强监管落地、财政赤字率调低、财政资金排查、地方债务管控、PPP项目全面清查、环保力度加大等形成叠加效应,加重了经济下行压力。表现得最明显的是基建投资大幅下滑,从20%的快速增长跌到个位数增长,包含电力能源的基建投资甚至负增长,各项政策的叠加效应显现得非常明显。

当前,政策调控首要目标从防风险转为稳增长,各项政策逐渐趋于积极,正是对去年收紧结果的一种纠偏。由于时滞效应,在宏观政策转变过程中,需要避免纠偏过度。这就要加强不同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产业政策协调配合,不同政策要发挥各自的积极效果,最终形成良好合力。不同政策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而有所侧重,不能让每一个政策工具都面面俱到,避免政策相互交错放大叠加效应。

财政政策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不能全面刺激经济增长,不是财权越大越好。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并不是要扩大财权和支出规模,大水漫灌的刺激计划需要避免,如果过度使用财政力量刺激经济增长,可能带来产能过剩。应该适度削减财权,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为减税腾出空间。这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为企业和个人减负。

具体来看,2018年财政支出中很多项目的支出额都很大,例如,农林水事务支出达到20786亿元,教育支出达到32222亿元。巨额的财政资金并没有获得对应的成果,效果不佳的部分可以削减,节省财政资金用于稳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支持补短板薄弱领域和经济转型发展领域,着重在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短板,以及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消费升级等重点领域。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