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困难,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服务方式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主动服务意识有待提高、银行与保险公司协同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复合型人才、客户经理数量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还包括金融机构对于风险困惑包袱沉重、尽职免责制度有待细化和完善、民营小微企业经营风险管理需要金融辅导,以及政府部门在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需要打通保险流入实体经济的“神经末梢”。一是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应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实施精准调控和定向调控,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引导流动性和金融资源优先投向民营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财税政策应更加积极有为。如应尽快落实已定和新定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积极研究出台新的减税措施,清理涉企收费,明确社会保险费率政策,消除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政策担忧,增强减税降费的获得感。
监管政策应“精准点穴”。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或地区,推广民营小微企业特色支行,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根据监管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的尽职免责管理办法,将小微金融服务与业绩、薪酬等联动挂钩,打消基层贷款客户经理的顾虑;增加基层客户经理数量,聘用、选派熟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客户经理队伍和风险经理队伍,提高贷款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保险还可助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抵押增信。发展途径还需要充分发挥保险融资增信的功能,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重点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形成“政银保”模式、服务平台业务模式,满足不同类型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