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GDP总量超过2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经济总量的23%。而京津冀地区经济规模是最小的,2018年GDP总量约为8.5万亿元,粤港澳的GDP总量为12万亿元左右,也不过是长三角经济总量的一半。一个区域的经济能否发展起来,取决于多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即所谓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但实际上自然资源禀赋是最难改变的。或许有人会提到以色列——自然条件很差却发展很成功,但这属于极少数的成功案例,小概率事件一般很难复制。
人类历史演绎至今,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早就提出过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爱辉—腾冲一线,这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一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仍未被打破。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地理格局决定了金融经济的区位优势和劣势。从历史看,自南宋以来,中国经济及文化重心就落到了南方,尤其是江浙最为发达。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上海就为远东金融第一中心,金融体量远超东京和香港。
80年代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深圳走上了出口导向型经济之路,上海经济增速被深圳所超越。但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减少,深圳劳动密集型产业也遭到了挑战,上海的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90年代不足深圳的一半,到超过深圳,说明上海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步伐还是比较快的。
回顾改革开放40周年来的沿海城市发展轨迹,发现在同样政策支持下,有些城市发展加快了,有些城市则落后了,如1985年之前最先开放的16个沿海城市,我认为成败参半,即8个城市成功晋级,另外8个城市竞争力在下降。可见,在优先发展战略下,肯定出现城市发展快慢的排序,此消彼长。
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发展案例,当数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了。深圳2018年出口额就要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2018年浦东新区的GDP过万亿元,超越不少省份的GDP,而且,无论是深圳还是浦东,目前也处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阶段,如浦东将打造最强光、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七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