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PI的各个分项数据看,1月份多种蔬果和食品的价格出现了一定上涨。与此同时,当月猪肉价格继续处于下降通道,这使得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对物价走势的影响比较有限。1月份,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在食品中,鲜果、鲜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9%、3.8%和1.2%,羊肉、牛肉和鸡肉价格分别上涨12.7%、7.9%和5.8%,上述6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34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3.2%,降幅比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
猪价仍呈现反季节性下跌。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各大养殖主体可能会出于避险需求而集中提前加快出栏,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食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短期放大了猪肉食品供给;另一方面,根据统计局官方表述,随着东北地区猪只运输解禁,大量已经压栏许久的猪只输入到屠宰厂,造成供大于求,压制了猪价。自2018年以来,国内消费增速出现回落态势,今年春节期间主要消费指标增速不及往年,如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速8.5%,与去年同期两位数的增幅相比出现回落,国内旅游客流及收入增速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回落。
而在PPI方面,1月同比涨幅仅为0.1%,而环比则仍未脱离2018年11月以来的负增长区间。专家表示,价格因素当前对PPI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环比数据看,1月PPI下跌0.6%, 其中跌幅最大的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环比下降6.1%。1月份生产资料中原材料价格同比跌1.6%,大幅拖累PPI表现。先行指标PMI中的出厂价格44.5,原材料价格44.3,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显示制造业对工业产品涨价的预期较低。
PPI趋弱的局面可能还会持续。由于当前工业品价格缺乏支撑,未来PPI同比涨幅有可能“转负”,出现“工业通缩”现象。当前石油相关产业链和建材相关产业链(特别是黑色金属行业)对PPI的影响最为显著。虽然近期国际油价在减产预期的作用下出现连续反弹,但考虑到需求弱化与美国产能增加的压力仍存,2019年油价大幅上冲的概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