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7.88万亿元,规模已经超过上一年全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增长以及贸易多元化发展,市场主体对贸易结算便利化的诉求愈加强烈。很多企业货物贸易规模大、交易笔数多,若逐一进行真实性与合规性审核,工作量大、时间长,会影响外汇收支的便利性和时效性。某大型民营企业每年在该行的进口付汇量超100亿美元,月度办理付汇业务超40笔,业务人员每日核验的进口报关单就得200份左右。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贸易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随着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措施的推进,这一问题或将有所缓解。据外汇局介绍,此次在试点地区推出了多项便利化政策:优化贸易外汇收支单证审核,贸易外汇收入无需经过待核查账户,取消特殊退汇业务登记手续,简化进口报关核验手续……通过这些便利化举措,能有效简化银行和企业单证审核,缩短业务办理时间,进一步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如果新政实施,初步估算某大型民营企业的经办人员每天可节省约1小时的单据整理时间,同时银行业务人员也减轻了逐张核验报关单的工作量。这些业务“便利”和“简化”的背后,是银行必须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外贸经营情况。“试点提升了银行自主权,这种做法更接近国际银行业务的操作实践。”曾广飞表示,在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业务时,银行需要对交易背景做出更加全面、真实的判断,履行尽职审查义务,为真正守法合规的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利的服务。
在试点地区,优先选择合规经营、审慎展业、内控管理严格的银行进行试点,同时,由试点银行选择试点企业,原则上选择守法合规、经营记录良好、风险防控能力较强的企业参与试点。试点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贸易收支便利化程度,更建立了正向激励机制,用“看不见的手”牵引着市场经济主体守法合规经营,切实提升企业守法自律意识。
目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中,绝大多数企业的贸易收支分类等级均为A类。而对于守法合规、信用优良的企业,其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的手续与普通企业并无差别,分类管理的正向激励作用有限。此次试点政策是对合规经营的银行和企业的政策红利,促进银企双赢的良性循环和外汇业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