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GDP总量看,宜宾以1653亿列四川省第四位,泸州以1481亿元列四川省第六位。上述两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副中心”的有力争夺者。是因为川南地区是四川省除成都地区外,最关键是金融经济支撑点。他表示,川南的亮点从国家战略规划看,同时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支点,同时泸州和宜宾又是港口城市,在对外开放中有优势。从四川省内部看,川南地区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口规模,都仅次于成都地区,因此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事实上,从宜宾泸州两地近期的一系列举措看,亦表达出了强烈的争创“副中心”的决心。其中宜宾提出2021年GDP达到3000亿元,并以创建“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打造智能终端、汽车、轨道交通、新材料、页岩气、通用航空、节能环保、医药及器械等高端成长型产业集群。
泸州则提出依托于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围绕金融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监管法治化,深入推进海关、海事、金融、税务、政务服务等领域制度创新;全面提升口岸能级,力争尽快获批综合保税区、国家开放口岸、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先行区。
要做强川南经济区,三方面问题需重视和解决。第一是解决区域内部的竞争关系,其中主要的两座城市,即泸州和宜宾的产业同构化现象较严重,同时港口资源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不利于四川省整体的港口经济做大做强。
第二是产业基础方面,目前该地区依然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刚刚起步,尚未成为主要经济推动力。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泸州和宜宾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较缓慢,表明城市尚未真正发展起来,如截至2017年末,泸州市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59.7%和35.3%。作为四川省重点培育的经济副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是重要的衡量标准”,骆玲称,“这也将反过来对该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有影响。
第三方面是尽管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但需要加强,如在机场建设方面,泸州和宜宾的机场能级还较低,“副中心城市需要更多提升对外开放度,而机场将是一个重要窗口”。事实上,骆玲提出的上述问题,规划中已有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