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主要体现“相机抉择”的特征,即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采取不同的权衡性措施。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增长,加之去杠杆后信用收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8年二季度以来央行通过降准、MLF等操作投放流动性,货币政策转向宽松,但企业融资问题并未明显改善。2019年货币政策将以关注国内矛盾为主,降准仍将是主要的数量型工具,通过降准置换MLF或将常态化。
央行创设的TMLF要求相对较高,实际效果可能不及降息。未来若银行风险偏好未改善,信用扩张不畅,则央行将实施价格型工具,大概率将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的不对称降息方式打通传导。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货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对原有“保持中性”字眼进行了删除。在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保持偏松取向。
央行创设TMLF并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意在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但由于申请TMLF需满足一定的条件,整体供应料相对有限。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增加,且地方债发行提前至1月份,1月份也是传统信贷投放的大月,又与春节提现需求叠加,央行大概率会再次进行降准等操作对资金缺口予以补足。
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淡化;另一方面,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信号意义过强,容易对楼市、汇市等相关领域产生负面影响。美联储2019年大概率放慢加息节奏,不排除提前终止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压力整体可控,如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外部压力缓解,除通过TMLF变相降息外,不排除央行会通过调整公开市场利率来降低市场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