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入性因素来看,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已经下行,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小。今年10月之后,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回落,目前回落幅度已超过30%。全球经济放缓对石油需求预期减弱,受北美增产效应持续影响,2019年原油和天然气价格难以显著提高。大宗商品价格也显著回落。这将传导到工业生产领域,使价格涨幅收窄,最终也会影响到消费端价格走势。
从需求因素来看,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走弱,对物价的拉动作用减弱。我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过去依靠粗放式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转变。今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虽然10月之后略有反弹回升,但5.7%的增速仍然很低。2019年投资增速仍将低位徘徊,影响钢材、建材、水泥等产品需求,价格上涨的动力较弱。消费需求稳中趋缓,一方面商品房销售放缓,对后续装潢、家具、家电等消费带来影响;另一方面高房价导致居民部门杠杆水平上升、住房贷款增长较快,对消费支出形成挤出效应。消费增长放缓将直接影响到消费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
从流动性来看,2019年将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由此前的补充流动性过渡到引导流动性流向配置、期限配置等方面。针对国内目前的经济金融现状,为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货币政策势必运用多种手段维持国内宏观流动性合理充裕。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工业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但将坚持不搞货币刺激和大水漫灌的总体工业导向,不存在流动性泛滥进而抬升物价的作用。
非食品价格运行将相对比较平稳,整体涨幅可能略有收窄。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回落,燃油类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去年以来医疗服务类价格高涨形成高基数,再加上医疗服务改革全面推开,2019年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明显放松,严控房价仍将是明年重点工作,居住类价格增长势头不会延续。加大消费品进口力度,削减日用品、汽车等进口关税,也将对消费价格上涨起到抑制作用。
而食品价格波动相对较大,随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起伏不定。由于今年蔬菜价格同比涨幅在7.4%左右,远高于上年。较高基数将导致2019年蔬菜价格同比涨幅有限,预计平均涨幅在5%以内。影响食品价格上涨的最大因素可能是猪肉。今年5月底之后猪肉价格开始回升,目前处于上升周期。但猪周期波动已经放缓,难以对物价走势形成根本性改变。
2019年CPI翘尾因素平均在1%左右,如果新涨价因素较弱,全年CPI平均涨幅可能低于2%。CPI翘尾因素高点出现在4-7月,这几个月可能会是2019年CPI的高点。如果夏季出现高温天气或者洪涝灾害导致食品价格剧烈波动,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物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