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国家金融投资保护主义盛行,在一些领域,中国对外投资受到一定“阻碍”。同时,中国监管部门加强了房地产、酒店、俱乐部等非实体领域资金流出的审查,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我国对外投资在去年首次出现下滑,但全年对外直接投资(ODI)仍以1583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日本。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1.8万亿美元,分布在189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全部行业大类,规模居全球第二。为了支持国内企业借助国际资本发展实体经济,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开展真实合规的金融境外直接投资,2009年7月,外汇局发布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精简了管理流程和手续,建立起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框架。
2012年,外汇局进一步简化了境外直接投资资金汇回管理,促进民间资本“走出去”。2015年6月,外汇局又取消境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核准,将登记下放到银行办理,同时,配合多部门有效抑制重点领域非理性境外直接投资,促进跨境资金有序流动。至此,境内企业“走出去”在汇兑环节上已经没有管制,基本实现可兑换,大大便利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原来对外投资都是比较高大上的,只有国企央企大型企业才能走出去,但是改革措施推出后,很多小企业、民营企业虽然资金量不大,但是也在努力走出去,客户的结构变丰富了。据介绍,如今ODI客户中,小企业已大约占到80%,如境外信息技术、IT服务、教育培训等,有的金额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美元。只要业务获得主管部门批准,企业在资金方面就可以享受银行一站式服务。
外汇管理改革后,银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吃透规则,通过专业能力提高办理业务的效率,这是维护客户、加强银企关系的根本。而对于企业和社会大众而言,如何适应国家政策,目前还需要一段时间,“让大家慢慢熟悉跨境投资的外汇业务,找谁办、怎么办,钱怎么出去、怎么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