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债券通”正式落地,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市投资最便捷的途径;此后境外机构持续加码,月度增持规模逐渐加大。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在境内的持债总规模已达到1.69万亿元。但进入9月份,境外机构的增持力度忽然大打折扣,仅录得约57亿元,环比8月份的716亿元增持规模,减少了约93%;较今年前8个月月均671亿元的增持规模大幅缩水。
主要原因还是中美利差的收窄叠加了过去几个月里人民币的贬值。一方面,美国国债收益率8月下旬开始快速飙升,国庆的时候一度达到3.23%左右”,升幅近40bp, 而同时期中国国债收益率稳中有降;另一方面,6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一轮比较快速的走弱,从6.4左右上行至目前的约6.9。在二者的叠加影响下,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债券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境外机构持有境内债券的意愿被大幅削弱。
美元有效汇率的强弱会对国际投资者购买中国债券资产的积极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存在3-6个月左右的时滞,而2018年年初以来美元有效汇率开始反弹,从2018年1月31日低点的113.3上升到8月15日高点的126.9,创下2011年以来的新高,“滞后5个月,境外机构购债积极性从7月开始的回落也就不足为奇。”
境外机构持债规模持续增大,已经能对国债收益率的走势产生很大影响了。境外机构投资的主要品种为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其中,上半年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国债都被境外机构买走,对之前那轮利率债小牛市贡献不小。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持有的中国国债为10590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了6065亿元,目前在存量国债中的占比已超过8%。
未来,境外机构在境内债券市场中的持仓量是否会出现显著下降,进而对国债、政金债收益率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市场颇为关注的要点。尽管9月份增持规模环比锐减,但未来境外机构增持空间依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