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市发行和交易的体量已具备了被国际指数追踪的地位和条件,彭博、摩根大通等全球主要指数提供机构,逐步把中国债券纳入了市场指数,表明中国债券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吸引力。近两年来,国开行也联合多家基金公司推出了国开债的指数基金等创新产品,目前有多只国开债指数基金在境内外市场发行,还有多家基金公司的国开债基金在筹备中。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债券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国际主流债券指数提供商也把目光投向中国债券。今年3月,彭博宣布将从2019年4月开始,用20个月分步把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这意味着大量跟踪该指数的海外基金将被动买入相关中国债券。去年3月,卢森堡证交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推出首个在中国和欧洲两地同步发行的中国绿色债券指数――“中财-国证绿色债券指数”系列。
为了更好融入国际市场,中国也开始打造全球化的人民币债券指数。首只基于“中国价格”的全球品牌人民币债券指数――中债iBoxx政府债及政策性银行债指数诞生。这不仅成为境外投资者进行人民币债券投资的重要信息来源和参考基准,更有望吸引更多以被动投资见长的养老金、保险公司等大型境外机构投资。
国际上,指数化投资已较成熟,产品体系也更多元化。截至2017年底,美国指数基金规模达到6.7万亿美元,指数共同基金和指数ETF共计占到长期投资基金净资产的35%。但境内债券指数化投资仍处于初期,当前发展仍面临一定障碍。在境内市场,“能否抵押是指数化投资发展的瓶颈之一。投资单个债券可以做抵押,但指数型产品不能用来抵押。这一限制下,机构更倾向于直接买债,而非买指数。而且,当前单个债券指数基金规模太小,体量提升仍需时日。
从境外投资中国债券指数的大环境来看,尽管今年出台的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措施扫除了外资进入的障碍,但真正要让全球投资人了解中国债市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