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但结构尚难言优化。除了上述提及的居民部门加杠杆“独木难支”、政府总杠杆率(尤其是中央政府杠杆率)不升反降外,当前我国杠杆率存在的最大结构性问题,或许莫过于企业部门内部所出现的分化。
上半年,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杠杆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了0.6个百分点至156.4%,企业杠杆率自2017年一季度达到160.9%的峰值后持续下降,当前水平相比峰值时期已下降4.5个百分点,除今年一季度稍有反弹外,下降趋势已保持了5个季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和民企去杠杆出现分化是上半年较为突出的现象,从企业资产负债率来看,国企在去杠杆而民企在加杠杆。
民企资产负债率上升,主因在于资产缩水严重,资产和负债同时收缩,导致被动加杠杆。二季度末,私营工业企业负债较去年末下降了0.3%,但总资产大幅下降了7.8%,总资产相对于负债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导致了民企资产负债率被动上升。相反,国企资产负债率下降,虽然负债减少也有所贡献,但贡献更大的是资产上升。
民企加杠杆可能与外界的直观感受不同,毕竟上半年债市接连“爆雷”的背后,都被认为误伤了民企,让民企遭遇强力去杠杆。但实际上,民企被动加杠杆与民企债券违约潮都有同一个指向——民企融资环境恶化下的挤出效应。多年以来,民企的盈利能力一直强于国企,但今年却发生了逆转,国企盈利能力的提升实则受环保督查、行政化去产能等影响导致的上中游行业的涨价,由于上中游行业大多是国企,涨价带动国企利润增速的明显改观。
这一轮国企去杠杆与收入端或资产端的改善有较大关系。但在价格因素主导企业利润变化的情况下,之前的盈利改善至多是一种暂时性名义上的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并未趋势性扭转。考虑到总负债与营收的比值,国企的状况尚未好转,仅从偿付能力来看,国企的债务风险依然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