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开放领域,中国的故事还没有讲完。近年来,中国进一步放宽国内市场对外资的准入门槛。包括外资金融公司可以提高持股上限,允许外资拥有证券、基金、期货和保险公司的控股权,外资持股比例也可以提高到51%等。过去40年,世界经济和规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相互联结的方式和经济体相互作用的方式都在不断发生改变。对于中国的持续开放,我们认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不再是一个闭合系统,而是建立起了一个动态的与世界相互交流的机制。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在金融领域对外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具体包括取消银行业外资股比限制,2018年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的外资股比放宽至51%,2021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扩大金融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40年之前,中国经济就像一个小池塘,一只小船在这样的池塘里行驶必须谨慎。但改革开放40年之后,中国整个经济体系已经从一个小池塘发展成一片大海,一只小船已经无法托起规模庞大的实体经济。因此,需要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造出一只更大的船,才能在大海中稳健航行。
中国在不断扩大金融业开放、放宽金融领域外资准入门槛的同时,如何把控潜在风险也成为与会嘉宾讨论的热点话题。扩大金融开放不是没有风险管理,也不是完全放弃了规则,而是要用一种公平稳健的规则来替代以前的数量级限制。“虽然要把池塘变成大江、大海实体经济才能浮起来,但是要引进活水和清水,不能把脏水引进来。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对外开放要用一种宏观审慎的理念,以金融体系稳健为目标,取代以前的国别划分,不要单纯以数量限制作为防控手段。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金融业开放的步伐是比较快的,会持续关注中国的开放,也会关注金融开放以后再平衡的情况。很多情况下,风险可以很好地监测和评估,如何在金融行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是值得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