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各经济组织和各国学者对贸易便利化的定义有所差异,但基本观点较为一致,即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贸易摩擦、消除国际贸易流程中的技术障碍和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快速发展。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贸易获利的全球共享,世界贸易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传统贸易自由化到贸易便利化的不断推进。当前贸易便利化的实现主要通过改善技术手段实现贸易效率的提升以及贸易机制的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家贸易模式的转型与升级提供契机。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贸易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比较早就参加了联合国的贸易效率计划:1992年中国上海就建成了全球“贸易网点”,1994年连接全球“贸易网络”,1996年便利化手段深入到贸易流程。海关1999年参与了中国电子口岸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上海市商委、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税务、外汇、运输等部门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在一个公共数据中心,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核查,同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口岸通关物流信息服务。
是由世界经济论坛和全球贸易便利化联盟联合发布的有关全球及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评估报告,主要评价指标为有利贸易指数基于政策、基础设施、便利化服务、货物跨境自由流动等方面,每两年评估一次,主要包括四大类指标:市场准入、边境管控的效率和透明度、基础设施质量及可使用性、营商环境等。
非洲贸易便利化的特点是:总体水平较落后、区域发展不均衡、大部分指标有所改进、边境管控较脆弱、营商环境有所改进、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基础设施质量和服务较差。非洲贸易便利化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非关系源远流长,中非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进入21世纪以来,双边贸易呈现迅速增长的显著趋势。在中非合作论坛的引领下,中非贸易便利化面临新的机遇,跨境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