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成功发行15亿元人民币的“彩虹债”,这是非洲首只离岸人民币债券,受到国际投资者追捧,认购倍数达到2.13倍。自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后,人民币开始发挥储备货币功能。目前,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加纳、安哥拉等国央行已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非行和非洲开发基金及毛里求斯、南非、尼日利亚、纳米比亚、莫桑比克五国央行已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非行和非洲开发基金还准备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投资。
展望未来,中非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人民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人民币业务在非洲增长空间大、发展前景广。一方面,非洲具有开展人民币业务的现实基础。非洲大陆均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发展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对中国的成套设备、项目承建等产品和服务存在较大需求。中国企业承接非洲工程项目,也会带动对国内设备的采购需求。这些需求为使用人民币开展中非贸易与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中非合作的深化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非洲对人民币的接受度将进一步提高,非洲企业从节省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和商业风险的角度出发,主观上更乐于接受、使用和持有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驱动的过程,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顺应市场需求,通过提高获取和使用人民币的便捷性,不断扩大人民币在非洲地区的使用。长期以来,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机构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开发性融资支持。
近年来,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代表的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的开发性金融道路,在没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实现了一定回报和财务的可持续性。这种开发性金融具有多重优势,既可连接政府与市场、整合各方资源,又可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长期信用支持,还能对商业性资金起引领示范作用。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在非洲投融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来应继续利用开发性金融优势,积极推动非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