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要寻找、建立自己的核心产业特色,并且是“多核”驱动发展,广深港引领下的产业升级、区域协同和集聚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重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规划了各自的未来产业,但多有重复、同质,整体仍然在重构、调整过程中,除了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较为发达,其他城市并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湾区整体金融产业结构也未明确。
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进一步聚集全球先进制造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并实现差异化发展,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形成“金融服务在香港、创新研发在深圳、高端制造在珠三角”的立体层次。
在世界几大湾区的发展过程中,创新一直是占据主角的要素之一,目前大湾区的创新力仍然不足。粤港澳大部分城市仍处在工业经济阶段,存在较大转型提升空间,急需注入科技创新的力量。就湾区拥有独角兽公司的数量而言,深圳有13家、广州5家、少于北京的67家,上海的39家(详见图表二)。
与其他湾区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显现出“多极”态势,广州、深圳、香港相互之间差距不大。如何有效整合广州、深圳、香港以及其他城市的资源,实现进一步的区域协同和集聚发展,将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向世界一流湾区迈进的关键点;对于小城市而言,则要考虑如何融入核心城市产业链,找到自己的分工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