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按照产品类型统一监管标准,明确打破刚性兑付,严格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要求,分类统一杠杆比例,消除多层嵌套,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资管行业规范发展。对5、6月份社会融资确实产生一定影响。但新规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理财对非标资产投资、金融机构之间资管产品相互嵌套和相互提供通道业务的限制方面。
资管新规的市场影响已提前释放,发布后非标投资规模基本稳定。2017年以来,随着各行业强监管政策的实施,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收缩表外资产规模。资管新规的制定从2017年初至出台,历时一年半,市场已有预期。新规发布后,金融机构着手整改,嵌套类产品和通道业务规模延续下降趋势,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产品收缩,银行理财产品的非标投资规模也变化不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末,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22.3万亿元,较4月末减少5000亿元,降幅2%,非标投资占比15%,与新规发布之前持平。资管新规从期限匹配等方面对资管产品投资非标资产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使得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行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受阻,前期积累的债务风险加快暴露,信用违约风险上升。
一方面,理财新规对照资管新规对产品分类、净值化管理、嵌套层级、杠杆运作等监管要求进行了修订和强化,但在产品投资范围、销售门槛、份额分级、合作机构等方面更加严格。另一方面,私募资管新规在资管新规总体框架下对业务形式、产品类型、投资运作、风险防控、合规管理作出规范,但在过渡期要求、负债杠杆等方面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