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在产业脱贫攻坚仗中,黔西南引入保险机构创新实施“农调扶贫险”。以平均每亩2000元收入为目标,上好产业抵御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的保险屏障,让群众在利益保障中自愿真心调、放心种,推动完成玉米调减100.3万亩,已种植替代作物80.18万亩、退耕还林20.12万亩,实现低效玉米种植减下去,十大经济特色产业调上来,结构调整呈现“退一进十”良好格局。
保险机构联保抗风险
按照《农业保险条例》规定,黔西南州委、州政府牵头,遵循“政府引导、市场动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经过几轮次协商,促成结构调整与市场经济相连,由州级具有农业保险经营资质的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平安财险、太平洋财险和国元农险,共5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其中人保财险主承保、其余参保共同经营,创造性探索出了“农调扶贫险”新险种。该险种以完全助推脱贫产业发展来制定,明确了自然损失险、价格指数险、保险期限、赔偿处理、理赔流程和争议处理等事宜,全面保障脱贫产业结构调整的自然损失和市场风险。
保障兜底收入促增收
改变传统玉米种植效益低、经济价值差的局面,该州在省定调减任务的基础上,明确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果、花卉、砂仁、花生、核桃等十大特色经济产业替代作物。自然损失险方面,按5%确定保费;亩产成本超过2000元的品种,以2000元兜底保障;未达2000元的保费金额参照农作物的品种、规格、育苗成本及管护费确定;如,按照费率,每亩蔬菜保费40元,若自然灾害损失则赔偿800元,每亩食用菌保费100元赔偿达2000元。价格指数险方面,保险金额=约定保险价格×约定保险产量,保费设定为5%;如,尖椒、白菜、香蕉、西红柿等农作物每亩保费100元,当平均批发价格低于约定保险价格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可获保险理赔2000元。通过“农调扶贫险”,参与保险的均可在调减传统低效玉米种植的基础上,亩均增收1500元。
保费分级负责共承担
该州遵循《贵州省农业保险工作经费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规定,由财政部门整合资源,结合涉农补贴制度改革,统筹安排上级财政下达农业支农等专项资金,将应由本级财政承担的保险费补贴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州级财政30%、县市新区财政60%、企业或农户自缴10%”的参保比例,调动参保资金4000万余元。
如,群众种植尖椒仅需投保10元,若价格指数险事故发生,就可获得2000元硬收入,群众通过算账,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性大增,实现了真心调、放心种、自愿保。目前,该州自加压力实施100万亩玉米调减计划,已种植替代作物蔬菜10.18万亩、茶叶3.21万亩、食用菌0.93万亩、中药材5.97万亩、水果14.97万亩、薏仁11.93万亩、花卉0.84万亩、香料6.38万亩、芭蕉芋3.17万亩、饲草4.8万亩、其他作物17.8万亩,退耕还林面积20.12万亩。
完善制度机制强保障
该州建立“农调扶贫险”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州农委,明确扶贫、财政、发展、气象、统计、保险公司等涉及单位的职责和任务。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农调扶贫险”实施的整体推进工作,动态跟踪检查保险工作的推进情况,对实施中的问题困难及时加以解决。特别是按照监管要求,全面建立“农调扶贫险”的防灾防损、承保、查勘、理赔等机制。同时,该州加大宣传力度,将“农调扶贫险”这一惠农政策、承保理赔、服务流程和监管要求入村入户宣传,推动参保“上门服务”、损失“理赔无忧”,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相关研究报告:
保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