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已经成为珠三角的发展主色调。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广东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步前行。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将率先建成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同时,粤东西北地区也根据各自特点,打造多元的绿色格局,实现绿色振兴发展。进入新时代,绿色经济成为金融经济发展中的热词。在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的多数传统产业,绿色经济正在迎来红利期。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长期来看,环境改善和经济水平发展一定是正相关的关系,然而在我国,过去多年以来,环境保护的效果、环保思维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更为突出。从经济效益决定的可持续性来讲,绿色经济发展的瓶颈屡屡凸显。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绿色金融经济在苦涩的瓶颈期之后,为何会迎来红利期?首要因素,显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和政策因素的叠加效应。需求升级决定了经济升级,随着全球居民消费能力和健康需求的提升,低端高污染产业的生存空间正被大力压缩,而政策面的重视和推动,则在极大地加快这一进程—2015年,“美丽中国”第一次被纳入“十三五”规划;去年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了“美丽中国”,与此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围绕环保展开的政策加码、体制变革、监测和治理的行动升级,都在渐次落地和持续深化。
对于各个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发展来说,市场需求和政策加码的叠加,相当于重新划定了一条竞争的起跑线。显然,在这样的形势下,谁能走在前面,抓住绿色经济发展的红利期,谁就能走得更远。从各个产业的发展来看,“绿色不经济”的桎梏和魔咒正在以空前的速度消解。在中国,绿色发展早已超越了做公益、做环保的概念,而更是一种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应用场景的新经济模式。
而且,随着数字化革命的加速,还会有更多的创新性商业模式涌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在“绿动新时代”浪潮中,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以互联网、大数据新经济为代表,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迅猛,这些产业的共同特点是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在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上,想象空间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