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要放弃粮食生产,而是要以金融市场需求为导向,加法减法一起做,在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的同时,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促进农业供求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实现平衡。
在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上,韩长赋强调了三个转变:一是加快推进农业政策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二是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业科技由追求增产转向更加注重优质、安全、高效、生态。
这一转变应包括六个方面的转型目标: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高和农民收入高。而在农业的转型过程中,粮食问题尤其受到关注。如何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被认为是重要农产品价格机制、收储制度改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政策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生产效益低下,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是我国农业金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中低产田面积最大、比例最高、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中低产田面积长期维持在耕地总面积的2/3左右、即约12.9亿亩。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世界高产国家的65%、48%和53%左右。随着粮食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与有的品种供给不足并存,“数量不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农业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重点是解决质量好不好的问题”。
而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调整结构,又要保证粮食安全”,韩长赋指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坚定不移地稳产能、保口粮。不追求连增,但是产能要稳定。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两藏”战略。二是继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虽然粮食是特殊商品,但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来调减生产,特别是调整品种结构。三是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大力发展肉类、牛奶、禽蛋、水产、食用菌、蔬菜、水果这些产品来满足人们更好的需求。